2008年12月24日 星期三

2009元旦墾丁取暖三天三夜潛水之旅活動簡介

活動時間:2009年01月01日(四) ~ 01月03日(六)
活動地點:墾丁
集合時間:2009年01月01日(四) 上午08:00
集合地點:陽光潛水 墾丁站
活動領隊:傅貞皓 0963-387927
活動人數:計畫8人成行,最多10人,額滿即不再接受報名。


活動行程計畫 (參考遊記)


活動以墾丁為起訖點,自各地往返墾丁之交通由個人自行安排。
第0天12.31(Wed) 台北出發-->晚上抵達墾丁先行入住休息
住宿:陽光潛水 墾丁站


第一天01.01(Thu) 上午岸潛2支-->下午岸潛1支晚餐-->自由活動
餐食:早:外賣輕食 / 午:簡易盒餐 / 晚:餐廳合菜
住宿:陽光潛水 墾丁站


第二天01.02(Fri) 上午船潛2支-->下午岸潛1支-->晚餐-->自由活動
餐食:早:外賣輕食 / 午:簡易盒餐 / 晚:餐廳合菜
住宿:陽光潛水 墾丁站


第三天01.03(Sat) 上午船潛2支-->中餐-->下午北返
餐食:早:外賣輕食 / 午:簡易盒餐 / 晚:X
住宿:溫暖的家


參加團員資格



  1. 合格潛水員

  2. 活動日前半年內,曾經參與至少三次亞潮俱樂部的潛水活動。

  3. 請持潛水日誌及相關證明文件。

  4. 參加夜潛活動,需具備進階等級或夜潛專長資格。
    並請自備潛水手電筒!

  5. 建議使用電腦錶執行潛水計畫


活動費用預計:NT$ 8,600元



  • 費用包含:餐食(早餐3餐+午餐3餐+晚餐2餐)、住宿2晚(2~4人房)、潛水行程安排4次岸潛、4次船潛,專業潛水船(2趟船潛)、導潛、氣瓶、二佰萬旅遊平安險。

  • 費用不含:往返墾丁交通、潛水裝備、個人消費(零食、紀念品...)、自費行程。


報名方式



  1. 報名截止時間:2008年12月28日(週日) 22:00;額滿將提前截止。

  2. 即日起,以電子郵件回覆報名表、繳交訂金3,000元,並以電話確認

  3. 完成以上作業者為「確定」參加;其餘則視同放棄。

  4. 想參加但無法全程參與活動者,請先聯絡領隊討論您的行程規劃。


聯絡暨繳費方式


聯絡人:傅貞皓
聯絡電話:0963-387927
電子郵件:howard.fu@msa.hinet.net
MSN:godmanhoward@hotmail.com
繳費行庫:台北逸仙郵局(700)
戶名:傅貞皓
帳號:0001802-0144312



交通建議



  • 最便捷<推薦>:搭《高鐵》至【左營站】,3號出口出站 下1F客運發車處轉搭共乘《計程車》
    單程約1490+350~400=NT$ 1,900,車程約4~5hrs。
    元旦期間高鐵為全車對號座,取消自由座服務。要先確認訂位喔,網路訂位~

  • 最經濟:開車共乘,車程約5.5~7hrs。

  • 最方便:12/31晚上22:50至承德路搭乘《空軍一號》南下
    1/03下午14:00搭乘《空軍一號》北上
    單程NT$ 900;來回NT$ 1,700。車程約6~8hrs。


2008年12月23日 星期二

潛水日誌@墾丁20081220-21

Location:墾丁
DM:小鄭、貞皓
BUDDY:徐大哥、識仰、維中、維婷、鐘慶、美茵


Day 1
DATE:2008年12月20日(六)
  前一晚半夜12:00,跟徐大哥、識仰一起搭空軍一號南下。本想好睡如我,可以一覺到天亮。沒想到,千金難買早知道~ 我的大椅子沒辦法放平,整個很不安穩;再加上司機大哥當天的生意非常之好,交流道見一個下一個,原本直達墾丁的特快車搖身一變成為平快來著;一路走走停停,就這樣在半夢半醒、輾轉反側之間,硬是拖到7點多才抵達天鵝湖。剛好趕上8:00吃早餐,8:30簡報,真是一點都不浪費時間。而提前在前一晚的抵達的其他潛伴,更是該死地睡個粗飽,一臉睡眼惺忪起床吃早餐,這種感覺真是太差了!!
  下次再來一定要前一晚先搭高鐵南下,能夠睡個飽才有體力好好的玩,多花一點錢也甘願!


Dive #1
Site:後壁湖 出水口
Time:10:06am
Type:shore
Depth:17m
Dive Time:48mins
Vis:15m
Temp:26
Note:check dive,火焰貝、大花枝


  簡報之後,裝備組裝穿戴好,再加上另外7位同行潛友,一行15人浩浩蕩蕩往墾丁的朝聖潛點【出水口】出發。上午的光線很好,水色比想像中來的清,休閒的fu~又回來了(真是容易滿足XDD),招牌菜火焰貝、小丑魚都還在,真是令人感到相當欣慰!半路上還招待2-3隻比手臂長,足足超過30cm的肥胖大花枝,跟肥嘟嘟比大腿還粗、比手臂還長的獅子魚加菜。讓國境之南的暖身非常舒服^^


Dive #2
Site:獨立礁
Time:1:50pm
Type:boat
Depth:30.2m
Dive Time:43mins
Vis:10m
Temp:26
Note:豆丁海馬、海扇、海鞭


  回到潛水中心沖水稍事休息,嗑完不錯吃的便當後,依約13:00抵達港邊上船。先把自己的裝備組裝好後,就往我的最愛之一【獨立礁】出發。一駛出港口,馬上區別出老鳥跟菜鳥的分別:菜鳥已經面有菜色;老鳥不待招呼,逕自圍在茶點區吃喝了起來。
  這支的目標是獨立礁的海扇區以及小巨星--豆丁海馬。小豆丁真的很口哀,百看不厭,現在搬到礁下面約20米深的海扇上,很好找。若不是要跟著隊伍一起走,相信我可以呆在原地看他們一直到潛水結束。
  雖然鋒面壓境,不時有長浪出現,而出入水仍然稱的上順利。這一切都要歸功於船上舒適的環境。


Dive #3
Site:跳石 南灣好漢坡
Time:3:33
Type:boat
Depth:12.4m
Dive Time:54mins
Vis:10m
Temp:24
Note:六線笛鯛群、三線雞魚群、Barracuda風暴、海蛇、小海龜


  船靠近岸邊,風較定、浪較平的水域休息,此時已經有同伴投降了。
  接下來拜訪的是,導潛極力推薦,岸潛會爬到恨自己平常不鍛鍊的【南灣好漢坡】。這個潛點地形很單純,深度在10米左右,較深的一側是沙,近岸是散落在沙上的礁磐。除了看到簡報時說的:黃尾金梭風暴,六線笛鯛、三線雞魚分裂式之外。還發現不知道什麼生物來著的排泄物,捲成蛋捲冰造型。也有發現為數不少,長的像海蛞蝓的生物,忘記名字了。小鄭在馬糞海膽上面找到擬態的清潔蝦,有夠誇張的擬態,要不是他會動,根本看不出來跟馬糞的棘有什麼不一樣。同場加映,海蛇與小海龜...


  傍晚殺回潛水中心把濕濕冷冷的防寒衣泡過淡水晾起來,希望隔天吸收完太陽能之後穿起來會舒服點。大家輪流沖洗換上乾的衣服,就比較回神點了,接著去【海味】吃海鮮補一下。老闆是恆春扶輪社上一屆(2007-08年度)的社長,喇賽沒兩句,就讓老闆又是加菜又是招待飲料的,真的很歹勢,fu~又更好了,哈哈!!再次推崇南部熱情的人情味!<五顆星>
  既然來了墾丁,依然不能免俗地逛一下全世界國家公園中絕無僅有的墾丁大街~~這是一定要的拉~!!街上除了印象中每一家都差不多的紀念品之外,還多了《海角七號》相關商品,要什麼有什麼~~
  累了一整天加上前一晚沒睡到,自然是貼床就睡@@


Day 2
DATE:2008年12月21日(日)


  第2天因為要配合車子北上發車的時間,所以早一點起床,7:30早餐,8:00簡報出發。早上安排的2個潛點,不論距離或是深度都遠些、也大些,自然對於耗氣量的需求都比較高一點,所幸昨天潛伴們的表現都很優秀。


Dive #4
Site:合界 排骨
Time:9:07am
Type:shore
Depth:31.9m
Dive Time:38mins
Vis:10m
Temp:26
Note:Manta Ray、沉船餵魚區


  這支是這兩天的高潮。在趕路踢往排骨的路上,小鄭忽然加速,接著手指著茫茫大海開始按叭叭。在遙遠的前方,有一個不甚清楚的影子,拖著一條長長的尾巴,從我的眼前飛過去。Manta,是Manta!就是這個光,時常出現在我夢裡優雅飛翔的身影~不會錯就是他"Manta Ray"。
  你沒看錯,這是墾丁的遊記!是的,我在墾丁遇到Manta了,這種爽度,比去帛琉摸到Manta還爽。據說,這也是小鄭回到家鄉,在墾丁潛了八年近2000支氣瓶第一次遇到,是太幸運了!坐車一路顛簸,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Manta之後我們很順利就找到排骨,才剛看到排骨的影子,魚群就已經擁上來要找東西吃了,這邊除了成功餵養了一群乖巧的魚之外,裡面還穿插了一隻會親近人,忘記自己很毒的獅子魚,跟2條胃口很好的薯鰻。由於深度很大,我們在沉船餵魚區不能呆太久,完成放飯任務就趕緊收隊。


Dive #5
Site:萬里桐
Time:10:42am
Type:shore
Depth:20.7m
Dive Time:51mins
Vis:10m
Temp:26
Note:海扇花園


  這個潛點,從空地走到入水點的路,讓我想起石城。媽呀!!還好只是迷你體驗版,而我們在東北角是受過專業重裝攀爬訓練的!水裡一路上有很多交錯散落的大礁磐可以鑽小路,還滿好玩的,沒有方向感就比較恐怖。有一點微微的小流。海扇區的生態很正點,光線也好,如果耗氣量允許,在這邊可以有很多大景和微距可以消耗記憶卡容量。因為是正中午,就沒等到鸚哥和拿破崙排路隊回家,下次黃昏再來堵他們!
  回到潛水中心已經12點多了,一人一池洗裝備一點都不擠,洗完裝備還有充裕的時間讓裝備滴水再去洗澡嗑便當,整個行程非常的充實。寫到這裡,我的國境之南兩天兩夜潛水之旅也告一段落。接著再空軍一號上面昏睡八個多小時,直到晚上10點多才抵達繁華的台北。


感想:
  這回行程運氣真的很好,我們在墾丁與Manta不期而遇。若是有機會再試試傍晚潛萬里桐,看看拿破崙排隊回家的情景,看看會不會有置身西巴丹的錯覺^^
  麒艦的船還是很讚:六支船梯、四排氣瓶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毛巾環、眼鏡盒,茶點吃到飽,3座沖水柱,今年又多裝了一個可以沖熱水。上船有熱水沖、有乾毛巾,還有熱茶跟點心,真是太爽了!!休閒潛水就該是這樣~~舒服阿~~
  這兩天一樣給小鄭接待,仍然維持一貫專業、追求完美到近乎吹毛求疵的品質,讓各個環節都很流暢,住宿環境也很乾淨舒適、該有的設備一個沒少,最酷的就屬裝備清潔區,一人一池,連洗裝備也可以是一種享受。
  整體費用雖然高了一點,畢竟出來玩~奇濛子才最重要,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檢討:
1. 下午落山風比較強,考慮將船潛排在上午,比較不會有冷到快往生的感覺。
2. 搭空軍一號雖然很省事,但是走走停停、繞來繞去的,時間不好掌握又很消磨體力,真的太痛苦了!!考慮搭高鐵再接共乘的小黃,雖然預算高了點,相信會讓行程舒服很多,把體力拿來玩應該比較實在點!!


2008年12月12日 星期五

在水中突然發生抽腳筋或體力不支情形


  • 正確的採取措施:

    1. 先保持冷靜思維~~~通知潛伴自己腳抽筋~~抓住水底固定物~~如在水層中無可抓之物仍應~~~停止一切活動

    2. 多做深呼吸直到將身心放輕鬆(體力不支或抽筋皆適用)~~~再思考如何展開下一步動作

    3. 應先將患部伸直反向拉筋再加上按壓及按摩~~~緩解或病灶已除可讓腳稍為彎曲但勿使力~~~使用未抽筋的腳緩慢移動

    4. 如情況繼續惡化應立即結束潛水請潛伴支援帶回岸上!!!


  • 如果身邊無人支援時可上昇水面BCD充氣漂浮,向岸上求援但仍應保持求生欲念及不可驚慌任意掙扎、隨便拔除面鏡二級頭以防溺水。

  • 上岸後患部保暖多休息並喝熱飲料補充熱量

  • 會發生抽筋或體力不支的原因

    • 下水前未做暖身運動

    • 水中運動過於激烈,或蛙鞋過緊,踢動姿勢不正確

    • 水中失溫

    • 饑餓過度身體血醣過低

    • 飽食過度

    • 身體不適

    • 服藥中

    • 防寒衣過緊~~~等




原文出處


若遇流區時是否仍照一般(減壓)安全停留方式上升?

分為岸潛與船潛來說明


  1. 既是要在流區潛水,想必您對當地地形水流流向有相當程度的瞭解,在此前題下:若是岸潛,我會採取先逆流潛水(剛開始體力較佳),回程時放流潛,並開始逐步上升十公尺深度,準備進行一般安全停留方式上升。若水流實在太強,則會沿著地形逆流勾抓爬礁岩,減低被流漂走的速度,或找有凹陷的岩壁避開流做一般安全停留方式上升,像在番仔澳港外防波堤突岬外15公尺峭壁或綠島大峽谷就很適合此法。

  2. 如果覺得逆流潛水很辛苦,那就做放流潛吧!例如在番仔澳港外防波堤突岬最外面礁岩,開始放流,等過了突岬約200公尺距離水深17公尺處,沿峭壁上升抓爬礁岩避開兩股流交匯的亂流區,進入灣內,一面放流一面沿途欣賞美景,並做正常的安全停留上升剛好回到原入水點。

  3. 最辛苦的,莫過於在鼻頭角西側小型停車場的放流潛,雖然舒服,做正常的安全停留上升也沒問題。但灣頭到灣尾距離約1.5公里,上岸荷著重裝走回原點實在累人,幸好我們沒那麼笨會先開車放灣尾備用。

  4. 如果在沙地一望無際又遇流區怎麼辦?
    我的做法是:潛在水底以潛水刀插入沙地,逐步前進避開流區。若無法避開,則以斜切放流做正常的安全停留上升。但較辛苦的是上岸後要荷著重裝走回原點,例如瑞濱海水浴場潛點,遇退潮就比較累人,遇漲潮則可回原點。

  5. 在外木山海底花園21~27公尺深水域,上升水面前空無一物可供抓爬。我的作法是利用兩股不同流向的水流,採放流斜切進入灣內後又可繼續漫遊並做正常的安全停留上升。

  6. 如果在坡度緩降的地形潛水,要做正常的安全停留上升如綠島柴口潛點則可採取抓爬或躲海溝的方式進行。


在流區船潛時的一般安全停留做法:


  事前必需與船長取得相當程度的默契,雙方對水流流向/速度/地形/深度/約定的出水點/備用出水點及安全停留時間/使用的求生裝備都須確認



  1. 像北方三島附近孤懸海中三塊礁石(山頭),最淺處約18公尺,最深約80公尺,往下常可看到成群鯊魚及大型魟魚及各種魚群。此點起流時,非常危險幾乎無人敢下,流小時仍需借助拋下的錨繩及浮球當中心點,讓船老大不會在水面失去目標,我的作法是沿錨繩而下,先逆流潛逛逛周遭~~~且絕不超過30公尺深,時間不超過30分鐘~~然後回頭找到錨繩再慢慢上升,任其漂流做五公尺三分鐘安全停留,當浮出水面時,大都剛好離等在流尾的船沒多遠,當然有時估算錯誤,會在離船尾約1000公尺處浮出水面,這時高音汽笛及大紅布旗的使用就非常重要。有次流稍強要上升時,底下剛好有一約20公尺長繩索,一端纏在礁石一端在水中漂盪,心想今天流大,就借助繩索來做安全停留,剛開始單手抓變雙手抓(抓不住)最後放手浮出水面,人已在船頭50公尺處,安全停留只做了2分鐘~~
    剛開始潛,絕不超過30公尺,時間不超過30分鐘(休閒潛水計劃表最大免減壓時間限制20分鐘,因採多層深度潛水時間可加長),就是為了萬一流大,避免因安全停留太久被漂走船找不到,可直接上升水面將影響降到最低。有些電腦錶使用者,怕當機無法再繼續潛水,就死盯著電腦錶不管流多強,仍繼續做他的安全停留,又不知要先打出浮標帶,先讓船家看到你的位置,以致被流帶走仍不自知,等浮出水面變漂流客又添新聞一樁。
      安全停留必須根據當時的流速,有無可供攀附躲流的地點及自身安全而定並非一成不變,當你在做安全停留任其漂流時,如果突然感覺流速加快,一定是身陷強流區。這時應當機立斷立刻浮出水面,不要怕當機不能再潛而把命攪丟了~~~這是不管老鳥或新手最容易犯的致命錯誤。

  2. 早年在鼻頭角突岬船潛,一跳入水中,立即被流漂離船起碼15~20公尺,下潛水底全程甚少踢蛙鞋,都是以雙手抓爬礁石朝岸邊前進。頭稍微偏一下面鏡就會鬆脫,抓錯礁石,礁石會彈起隨流翻滾,幸好該潛點是緩降坡地形,於將近10公尺/5公尺深,沿路逗留欣賞美景,代替垂直上升的安全停留,又因已接近岸邊流已趨緩或無流,浮出水面稍事休息,並打出信號等船接近再游出去上船。
      像在北方三島之一的棉花嶼,我都是由深而淺朝岸邊漫游,並在岸邊做安全停留,決不會在水深流急的地方,直接上升做安全停留。

  3. 在墾丁貓鼻頭突岬或七星岩載客船潛時,我都會要求潛水客,必需攜帶一條40公尺長繩索,上綁浮球或浮標帶做為水面監視用,雖然累贅但卻可增加潛客安全停留的安全度。南部東部的船潛,船家的做法大都採取跟隨大集團氣泡走的方式,在水面監視底下的潛客,也就是說船隨時都在你上面,不同於北部的到流尾等接人。有一次在七星岩載客船潛時,其中一組浮標帶忽然快速流過最後一塊礁岩,往台東方向遠去,以全速30節的船速竟追不上?!追了一分鐘覺得不對徑,趕緊回頭找氣泡,數氣泡數目幸好一個也不少,原來有一組浮標帶卡在珊瑚礁被割斷漂走了~~

  4. 個人無所謂偏好何種潛水方式,兩種我都喜歡,只是潛水越久會越來越怕死,不像年輕時,有那種天不怕地不怕的氣魄了~~~
    如果是訓練帶學生下海,小弟會選擇安全的休閒潛水方式,畢竟人命關天,容不得絲毫的差錯發生,否則會內疚一輩子。若有特殊目的訓練,例如浪區上下岸,也必定選自己可控制的安全狀況下進行。


會採危險刺激的探險式潛水,都是私下跟一兩位助教或教練一起玩,大家默契良好,不會彼此增加對方的負擔,而且大都選在淡季及冬天玩,一方面藉以舒解旺季帶學生的沉重壓力,另一方面也藉以培養及訓練助教精進潛水技巧。


原文出處


如何感覺水流?

觀察方式



  1. 從陸上觀看~~~到達目的地不要急著下水,應先花個數分鐘觀察海面,風浪拍打頻率,中間停頓的間隔時間及流向。欲潛水範圍水面,若一平如鏡,但中間有一帶狀泡沫(微流),或小漣漪(小流)甚至像滾水般翻滾(流大),抑是水面有小翻滾中間有帶狀一平如鏡(兩股流交會緩 衝區)~~~~等都是觀察重點。流動方向的觀察,則可看水面漂浮物的移動方向(但要小心因風吹刮的漂移流動很可能會反其道而行)。

  2. 從水面觀察 ~~~利用到達水面集合定點等潛伴的時間,或邊走邊回看對岸邊固定目標物與身體指北針的角度是否仍在同一直線上?

  3. 從半水層中觀察 ~~~人在半水層眼睛可直線盯住一水底固定目標物,指北針對著固定目標物稍許時間,然後看身體與指北針對著固定目標物漂移幾度,或觀察魚兒是否游一下又倒退(魚有[逆游]頂流習性),水中海草、水母、垃圾的移動情形,另人在踢動蛙鞋時速度比平常跑得快(順流)或覺得需稍用點力氣踢動也跑不快(逆流),觀察潛伴吐出氣泡的漂移情形也是重點參考。

  4. 從水底的觀察 ~~~下降到水底後不要急著走,應先觀察同伴吐出氣泡的漂移方向,或抓把沙子,海草往上丟觀察漂落方向,也可觀看水底海草海葵的擺動方向,及魚群的游動情形,它們也能反應海流的大小。流大時魚亦會在背流處休息,像獅子魚、河魨類、花枝...等。或是魚兒頂流時幾乎會呈緩慢前進狀態,但會拼命擺尾等。總之,從附近的魚種及魚的動作習性即能得知該處流況,而且潛者身體本身在水底的漂移晃動也是做為參考指標之一。

  5. 結論 ~~潛水是有些風險存在,要潛得安全愉快只有小心謹慎保守,細心觀察週遭環境,用心體會努力學習,對安全隨時保持警覺心,不要逞強高估自己的能力,對於如何感覺水流的方法當然不止這些,以上如有誤導之處尚祈先進指正。


原文出處


身體比較浮怎麼辦?

我現正學徒手潛水,原來都不簡單啊!教練要我們將蛙鞋!呼吸管及mask一起放在水底,再要求我們徒手潛落水底戴mask,清鏡及穿好蛙鞋才上水面,對我來說真的比較困難,可能是人比較浮水吧!鞋還未脫好身體就已經向上浮,加上又不夠氣,所以亦未有成功過,但是這是考試的其中一部份啊!不知道怎樣才令身體停留時,能仍然保持在一定水位高度呢(徒手潛水只有上述所提三種工具)




  1. 頭部:是主宰身體上浮(抬頭)或下沉(低頭)的重要樞紐之一,再配合肺部呼吸容積(吸半口氣及水中吞嚥口水)的控制,以及身體手腳擺動的協調,和堅持下潛的意念,不斷的陸上水中練習,才能完成"徒手潛落水底"的動作要求~~您可參考 浮潛技術指南~~~法蘭茲法耳壓平衡技巧~~感謝L0pht前輩賜稿留言,試著依其方法練習,應可改善您的缺點~~
      不過浮潛時最怕做超呼吸的動作超過三次以上,容易得到淺水黑視症,在未上升到水面前人已暈溺水中,因此練習時千萬要有同伴在旁監視幫助!!!切記!切記!!!!!


  2. 還有水中動作要儘量~~儘量地放慢保持流線形!!!不要粗魯行事,全身放輕鬆至忘我境界,得失心不要太重,因為一個人當時的心情絕對會影響到你的動作表現~~~

  3. 另;初學者通常會怕水底氣會很快用光,因此下潛前都會猛然大口吸氣(應吸半口),再下潛導致肺部容積比重增加了1.02~1.05的浮力(假設淡水比重為1.0時),這時當然會浮力過大無法順利下潛~~
     所謂吸半口氣:指的是下潛前,按照人類在陸地上的正常吸氣方式(約1.5~2秒輕吸一口氣)輕吸一口氣然後直接"吞到肚子裏",即強迫橫隔膜下降的方式,"使氣集中於丹田"而所謂集氣丹田時的感覺,是以手壓自己小腹有一股反彈力道,壓越緊反彈越強,即證明您已學會氣集丹田的技巧!!

  4. 下潛後心念專注於小腹用力的感覺,繼續完成水中動作,當您覺得小腹無法再用力時,不要立即放棄應強迫自己使出吃奶力氣,再使力兩三次至無法忍受時,才開始在水中一直作吞口水動作,甚至鼓脹兩頰再將氣吞回去,當您覺得無法再吞口水時,不要立即放棄應強迫自己使出吃奶力氣,再使力吞嚥兩三次,至無法忍受時,才開始在水中做細水長流式吐氣,來完成水中動作,以上作法仍需靠在陸地上不斷練習成自然反射動作後,在水底的動作自然就容易完成~~~

  5. 當您潛入水底,找到蛙鞋面鏡呼吸管時,先不要急著戴面鏡,而是憑感覺穿好蛙鞋,再利用上昇水面,因壓力減小氣體膨脹的原理,戴上面鏡排水(不要爆炸式一次吐光氣,應仰頭輕壓面鏡上緣鼻子細吐氣),剩下的丹田氣留作水面呼吸管排水用~~~

  6. 頭部:是主宰身體上浮(抬頭)或下沉(低頭)的重要樞紐之一,不管是浮潛或水肺潛水潛水道理是一樣的...請大家仔細閱讀並好好消化牢記在心,對你的潛水技巧絕對有幫助...

    • a.身體的運動系統,不論是靜態的或是動態的,都處於某種生物力學平衡狀態,全身性的平衡會受到重心位置、重心高度、基底面大小、重量大小與迴旋(動態平衡)等因素的影響。

    • b.人體頭部重量約佔體重的十分之一也就是大約7~9公斤(因人而異) 而我們頭部體積約有五公升,等於有了五公斤的浮力,再來人體平躺或俯趴時,頭部佔總體重的8%,胸部佔33%,腰部佔44%,腿部佔15%,小腹(即丹田)是人的中心點負責把上半身和下半身連接起來。

    • c.當抬頭又將丹田氣集中於肺部時,人的肺換氣吞吐量約三至四公升,氣集中後,至少增加三至四公斤的浮力,抬頭當然身體會有上浮跡象時,只要吐氣至不會上浮即可,當低頭吐氣時,破壞了生物力學平衡狀態,身體自然下沉。

    • d.一般初學者因下意識,怕溺水或浮不起來,都會有抬頭的毛病。人一抬頭中性浮力就無法控制,又不會立即使用bc洩氣閥或低頭,當然只好瞬間浮出水面。在水中長時間抬頭會造成後頸部痠疼難受,且前進的水阻力變大,用了10倍的功,可能只得到一分前進的力道,耗氣量當然也凶,也會造成急促呼吸。




因我不是學物理出身,只是就我的認知,提供大家參考,如有繆誤之處,敬祈先進指正!!


原文出處 


法蘭茲法指南 ─ 肺部壓填法練習指南

The Frenzel Technique, Step-by-Step
作者 : Eric Fattah 原著摘自www.deeperblue.net/freediving


英文翻譯中文: L0pht "大魚&大魚妹、和絃等人幫忙翻譯"


備註:這份文件注重 法蘭茲法耳壓平衡技巧. 然而, 法蘭茲法耳壓平衡技巧及所有進階的變化技巧, 也可以適用於相當深度的面鏡壓力平衡, 只是簡單地使用法蘭茲法技巧而不會堵塞鼻子...(較適用於自由潛水(freediving)的耳壓平衡練習)


第一部:生理學
第二部:法蘭茲法的動作要領



  1. 學習如何口腔充飽滿空氣

  2. 學習如何控制會厭軟骨 (epiglottis)

  3. 學習如何控制軟顎骨 (soft palate)

  4. 學習如何運用舌頭的"舌塊運動"(tongue block)

  5. 學習如何使用你的舌頭像活塞般運動

  6. 學習如何個別控制會厭骨和軟顎骨

  7. 綜合運用

  8. 水中測試

  9. 學習進階變化


附錄:如何壓縮你的肺


 


第一部:生理學


下圖是人體頭部的橫切解剖圖 



  • A.連接到肺部的通道稱為氣管(Trachea),它是由會厭骨(又稱喉頭蓋)來控 制開或關。

  • B.連接到胃部的通道稱為食道(Esophagus),它可開或關,除了吞嚥食物外,它大部份的時間都是關閉的。

  • C.空氣進出肺部的流向,是由軟顎骨(Soft palate)所控制,如果軟顎骨位於平常的位置(如上圖所示),那麼空氣可以自由地經由口腔或鼻腔流動。

  • D.如果軟顎骨位於上升的位置,鼻腔處於密閉的狀態,那麼空氣只能由口腔流動。

  • E.如果軟顎骨位於下降的位置,口腔處於密閉的狀態,那麼空氣只能由鼻腔流動。

  • F.耳咽管的開口位於鼻腔中,平衡耳壓的關鍵就在於迫使空氣進入耳咽管。


第二部:法蘭茲法的動作要領


下圖是人體頭部使用法蘭茲法時的橫切解剖圖:


 


  經由舌根部向後向上的動作,使舌頭像活塞般運動,位於喉部整體空氣容積受到擠壓,空氣必須有所渲洩。此時喉部的空氣會試著流向肺部,但是會厭骨已經關閉,空氣會再試著流向胃部,但是食道也已經關閉,空氣會再流向上方經由鼻腔流出,但是鼻子已被手指捏住,最後空氣唯一可去之處就是耳咽管了。迫使空氣進入耳咽管的力量,唯一的限制是舌頭的力量,舌頭的力量其實是難以置信地強大,它所提供的空氣壓力足以使中耳鼓膜破裂。


要完成法蘭茲法,你必須:



  1. 捏住你的鼻子。

  2. 使你的口腔中充入一些空氣。

  3. 關閉你的會厭骨。

  4. 使你的軟顎骨降到自然平常的位置。

  5. 像活塞般地運動你的舌頭,迫使空氣流向喉嚨。


  可惜的是,大多數的人們並不知道如何控制會壓骨和軟顎骨,也不知道如何像活塞般地運動舌頭,本文就在於描述如何以一步步的程序來學習以上的步驟,只要精通熟練每一個步驟,是一定會成功的。


練習的步驟如下



  1. 學習口腔中填滿空氣。

  2. 學習控制會厭骨。

  3. 學習控制軟顎骨

  4. 學習利用舌塊。

  5. 學習像活塞般地運動舌頭。

  6. 學習獨立控制會厭骨和軟顎骨。

  7. 綜合練習。

  8. 水中測試。

  9. 學習進階的變化。


步驟1:學習口腔中填滿空氣


  吸氣保持在口腔中,直到臉頰鼓起,維持數秒,再用臉頰的力量將空氣壓入肺中。重覆以上的步驟,直到你熟練為止。
做動作─[臉頰完全充氣],充氣鼓起你的臉頰直到要爆炸的感覺
做動作─[臉頰溫和充氣],充氣至你的臉頰直到要開始腫脹
 (當我說[用一點空氣充滿你的嘴巴],我的意思是[臉頰溫和充氣])


步驟2:學習控制會厭骨(喉頭蓋)


有許多方法控制會厭骨


方法1:漱口或喝水



  1. 喝一小口水

  2. 頭部後仰,不要讓水通過你的喉嚨,不要吞下水。

  3. 水無法進入你的喉嚨,因為你已經關閉了你的會厭骨。


方法2:呼氣但停住呼氣



  1. 張開你的口,使之張大

  2. 呼氣,但不要讓任何空氣呼出(譯按:亦即肺部出力呼氣,但用喉嚨關住)

  3. 換句話說,"關閉你的喉嚨,並用呼氣逆抗你的喉嚨"。

  4. 沒有空氣流出,因為你已經關閉了你的會厭骨。


方法3:吸氣但停住空氣



  1. 張開你的口,使之張大

  2. 吸氣但不要讓任何空氣進入你的肺。

  3. 換句話說,"關閉你的喉嚨,並用吸氣逆抗你的喉嚨

  4. 沒有空氣進入你的肺,因為你已經關閉了你的會厭骨。


方法4:會厭骨的音樂



  1. 如同方法2.呼氣逆抗你的喉嚨,持續地加壓。

  2. 讓呼氣瞬通過喉嚨,再瞬時停住,一次又一次,聽起來像是故意使喉嚨哽住的噪音

  3. 讓空氣呼出、停止,一次又一次,呼出、停止,儘可能地越快越好。

  4. 你所控制的肌肉部位,就是會厭骨。


方法5:會厭骨的音樂(吸氣)



  • 如同方法4,但是改成吸氣、停止、吸氣、停止,持續反覆練習方法4及5,直到你能很熟練的控制會厭骨。


步驟3:學習控制軟顎骨



  1. 閉緊你的嘴

  2. 從你的鼻子吸氣

  3. 從你的鼻子吐氣

  4. 再從你的鼻子吸氣

  5. 張開你的嘴巴

  6. 從你的鼻子吐氣,此時不該有任何空氣自嘴巴吐出。

  7. 從你的鼻子吸氣,此時不該有任何空氣自嘴巴吸入。

  8. 張開你的嘴巴,持續保持只用鼻子呼吸。

  9. 接下來只用你的嘴巴呼吸,不要讓任何空氣流經你的鼻子。

  10. 一旦你確定你能很熟練地只用嘴或鼻子呼吸(在保持張開嘴的狀態下),執行下個程序。

  11. 深吸一口氣

  12. 保持張大你的嘴

  13. 只用嘴巴緩慢地吐氣

  14. 持續地吐氣,並保持張大你的嘴巴,只由你的鼻子吐氣。

  15. 持續地吐氣,換成由你的嘴巴吐氣。

  16. 保持緩慢地吐氣,儘可能地快速切換鼻子和嘴巴的吐氣動作。

  17. 試試同樣的方式,但改成吸氣,保持嘴巴張大,儘可能地快速切換鼻子和嘴巴的吸氣動作。

  18. 在你切換口鼻的動作時,你將會感覺到在喉嚨的後上方有柔軟的肌肉動作,那就是軟顎骨,當軟顎骨升起時,你由嘴巴吐氣,而軟顎骨降低時則由鼻子吐氣。

  19. 持續上述的練習,直到你能很熟練地"上升"或"下降"你的軟顎骨。

  20. 當你同時由口及鼻吐氣時,你的軟顎骨是位於自然正常的位置(不上也不下)。


步驟4:學習運用舌塊


現在你必須學習如何只用舌頭阻擋口腔中的氣流



  1. 由嘴巴吐氣

  2. 閉上你的嘴巴停止口腔中的氣流(你的臉頰此時會立即地鼓起)

  3. 再一次吸氣後,再開始吐氣。

  4. 用會厭骨阻止氣流流出。

  5. 現在你已學會二種方法阻止空氣從你的口腔流出:用嘴或是會厭骨。

  6. 現在你可以學第三種方法阻足空氣由你的口腔流出。

  7. 以口吸氣,緩慢地由口中吐氣,試著發出"theatre"這個字中"th"的音節。

  8. 以舌尖抵住上牙齦,並保持舌頭在這個位置。

  9. 試著以舌頭封住氣流(譯註:步驟7由口中吐出的空氣),舌尖所抵住的位置,大約位於上牙齦的後端,臼齒的上方(舌頭邊緣在臼齒內側)(譯按:猜測是指舌頭向上向後捲)。

  10. 重覆以上的步驟直到你能用舌頭阻止空氣從你的口中流出。

  11. 確定你不是以關閉會厭骨或閉上嘴巴的方式取巧,你的嘴唇應該要張開,下顎則是幾乎是關閉的,或是上下齒碰在一起就即可。

  12. 一旦你能很熟練地用舌頭控制氣流,舌頭所在的位置及其技巧,那就稱為"舌塊運動"。


步驟5:學習像活塞般地運用舌頭



  1.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壓縮你的肺,請參閱"附錄A"

  2. 如果你能很輕易地壓縮你的肺,進行下一步驟。

  3. 先找一支呼吸管

  4. 用嘴咬住呼吸管

  5. 捏住鼻子

  6. 用呼吸管壓縮肺部

  7. 你將無法用臉頰來壓縮,那沒有用,你必須使用舌頭。

  8. 換句話說,就是用呼吸管吸氣,利用舌塊運動,上升你的舌頭向後,將空氣壓入喉嚨和肺部。

  9. 要執行這個動作,你的舌頭頂住上牙齦,臼齒的上方。一但你能用舌頭建立"密封"的效果,你的牙齒就會形成一個外部的"氣室",而在舌頭後方則形成一個"後氣室",當你的舌頭保持在這種位置,就不會漏氣,舌頭就能形成壓縮的效用。

  10. 一旦你能用呼吸管壓縮肺部(就像之前所講的步驟),你已經能夠「像活塞般地運動舌頭」,現在你可以用舌頭將空氣壓到你的肺。


步驟6:學習獨立控制會厭骨與軟顎骨


  很不幸地,會厭骨與軟顎骨是成對地工作著,就像你的耳朵一樣,你很難單獨動一隻耳朵,或是只動一邊的眉毛,當你關閉了會厭骨,你的軟顎骨也幾乎必定是在上升的位置(這是為了預防空氣流經鼻孔),問題就在於:要實行『法蘭茲法』,你必須學會『關閉你的會厭骨,並且使軟顎骨保持在正常位置』,這個部份,是最困難也最耗時間的部份,亦是整個技巧的關鍵所在。



  1. 用食指和大姆指輕柔地塞住鼻孔並以鼻子吐氣。

  2. 空氣應該會流向鼻子,並使鼻孔微微鼓起。

  3. 口腔中鼓氣,直到臉頰鼓起。

  4. 關閉會厭骨。

  5. 試著擠壓臉頰,迫使空氣流向鼻孔。

  6. 你應該會感受到空氣流經你的食指和大姆指,鼻孔也會微微鼓起。

  7. 如果空氣消失或鼻孔未鼓起,那可能是回流至肺部中,你可能無法關閉會厭骨。

  8. 如果空氣在原處卡住,那表示你的軟顎骨在上升的位置,那會阻塞你的鼻通道,重覆軟顎骨的練習,直到能清楚地感覺到肌肉的運動。

  9. 重覆上述的步驟,集中注意力在軟顎骨-即保持軟顎骨在自然的位置,要用臉頰迫使空氣上通到鼻部,唯一的方法就是保持軟顎骨在自然的位置。

  10. 如果你沒辦法實行上述的步驟,試試以下的方法:

  11. 再一次輕輕地捏住你的鼻子。

  12. 呼出你口腔中90%的空氣。

  13. 閉上嘴巴,然後將剩餘10%的空氣,壓迫到臉頰中,直到臉頰鼓起(臉頰完全充氣)。

  14. 關閉會厭骨。

  15. 你的肺部應該是完全地空的,你的臉頰也應該鼓起,空氣應該卡在你的口腔中,因為此時你的會厭骨是關上的,

  16. 將空氣微壓向喉嚨,不會有空氣回流到肺部,因為你的會厭骨已經關閉了。取而代之的是肺部形成一個極度不適的真空狀態。

  17. 保持肺部的真空狀態,試著壓縮臉頰迫使空氣流向鼻部,注意力集中在軟顎骨,保持放鬆,使保持在自然的位置。不要讓空氣回流到肺部去。

  18. 以上述的步驟練習,直到你能很熟練地當會厭骨關閉是,軟顎骨保持在自然的位置,那就是你必須熟悉的肌肉狀態。


  另一個練習獨立控制會厭骨和軟顎骨的方法,就是壓縮你的肺(譯按:超呼吸),換句話說,就是不用嘴在壓縮你的肺,你必須用鼻子"吸"氣。


步驟7:綜合練習



  1. 捏住鼻子

  2. 鼓起你的臉頰片刻。

  3. 關閉會厭骨並保持軟顎骨在自然的位置,就像你剛才學的。

  4. 就像你用呼吸管練習壓縮肺部,運用舌塊的技巧,將空氣逼向喉嚨,空氣將不會進入肺部,而會進入鼻通道-但因為你己經捏住鼻子,空氣將進入歐氏管,那會頂起你的耳膜。

  5. 一旦你的耳膜頂開,你可以用舌塊的技巧,持續施壓,使耳膜向外張。事實上,如果你用舌塊的技巧施予持續的壓力,那將會使你的耳膜破裂!(當然,不要試著撐破你的耳膜)。


在陸地上繼續上述的練習,直到你能很快地張開耳膜。


步驟8:水中練習



  1. 找一個至少10呎深的游泳池。

  2. 以頭下腳上的方式下潛10至12呎。你的耳朵將會感到輕微的疼痛。

  3. 現在以手捏住你的鼻子做耳壓平衡,你應該能立即頂開耳膜。

  4. 持續地用舌頭施壓,直到你感到耳膜向外張。

  5. 在湖泊或海中做相同的練習


步驟9:學習進階的變化


  要完成frenzel法,喉嚨間一定要有空隙,舌頭必須像活塞般對著空隙推動,如果沒有這個空隙,就無法成功。
  當潛者下潛時,他的肺被壓縮,當上升時,剩餘壓縮的空氣,就會向上升到肺部。到一定深度時,潛者會突然發現喉嚨間的空氣不足以完成frenzel法,這種情形如果是頭上腳下的姿態也會發生,但是頭下腳上的姿態會更快發生。這個"失敗"的實際深度因人而異,我聽過最淺的深度是25公尺。
  為了突破這個所謂的"失敗深度",空氣必須移動到喉嚨,這個動作可藉由收縮腹部而輕易達成,閉著嘴將空氣壓到口腔中,這將會使臉頰鼓起,一旦口腔及臉頰中有空氣,會厭骨必須在空氣回流至肺部前關閉,只要會厭骨關閉,空氣卡在喉嚨間,法蘭茲法(frenzel)就可完成。
  上述的技巧,一般稱為"橫隔膜式法蘭茲法(frenzel)",幾乎所有的大深度自由潛水者都會使用這個技巧,不論如何,即使是用"橫隔膜式法蘭茲法(frenzel)",一定會有一個深度使肺部的空氣量小到無法在口腔及喉嚨間充氣,過了這個深度,即使是用"橫隔膜式法蘭茲法(frenzel)"也沒用,保持耳壓平衡唯一的方法,保持足夠的空氣量在口腔及臉頰中,在達到那深度前,實施以下步驟,我稱為"frenzel fattah"技法。



  1. 找出你自己的"橫隔膜式法蘭茲法(frenzel)"的失敗深度,一般大約在50至90公尺之間,我們且將這個深度設定為x公尺。

  2. 將你的潛水表的深度警告設定為(x-15)公尺,也就是說,如果你的失敗深度在60公尺,那麼你的深度警告就設定在45公尺。

  3. 開始下潛。

  4. 當你聽到深度警告聲時,微向前傾,收縮腹部,將空氣壓到口腔,你的臉頰應該已完全地鼓起。

  5. 立即將會厭骨關閉,在整個下潛的過程中保持關閉會厭骨,你會發現以空氣對會厭骨施壓是很有用的,可幫助會厭骨緊閉。

  6. 保持軟顎骨在自然的位置,你可以用法蘭茲法(frenzel)法保持平衡壓力,你必須繼續保持會厭骨關閉。

  7. 你必須能用口腔和臉頰的空氣做三到五次的平衡。

  8. 令人驚奇的是,使用這個方法,你的肺會完全萎縮(或崩潰),並且充滿液體,然而在你口中仍有很多的氣量去做平衡,你可以用口腔中的空氣去做面鏡平衡。要練習這個技巧,就是不要捏住你的鼻子。


你可以在池子中練習"frenzel fattah",但是非常危險,你必須有潛伴或有人一旁監看。



  1. 找一個至少10呎深的池子。

  2. 放鬆身體做好準備。

  3. 在適當的呼吸調節後,呼出你95%的空氣。

  4. 閉上你的嘴巴。

  5. 將剩餘5%的空氣壓到口腔中,你的臉頰應該鼓起。

  6. 立即關上會厭骨。

  7. 下潛至池底。

  8. 用口腔中的空氣平衡壓力。

  9. 你可以在湖泊或海洋中練習,僅用口腔中的空氣,應該可以使你下潛10-20公尺。


附錄A:如何壓縮你的肺



  1. 閉上嘴巴。

  2. 將空氣壓到口腔中,充滿你的臉頰。

  3. 壓縮你的臉頰,迫使空氣回流到肺部。

  4. 重覆上述三個步驟,直到充飽臉頰,並能很輕易地將空氣壓回你的肺部。

  5. 找一根喝飲料用的吸管。

  6. 含著吸管。

  7. 用吸管吸氣(suck)。(譯按:像吸奶瓶的方式,吸氣至口腔中)

  8. 用吸管吸氣(inhale)。(譯按:像平常用鼻子吸氣般吸至肺部,但此處係以嘴吸)

  9. 注意上述二者的差別。

  10. 吸氣到你的最大量。(用8.的方式,吸氣至無法再吸)

  11. 用吸管抽吸(suck)空氣到你的口腔中。

  12. 取出吸管。

  13. 用臉頰將空氣壓迫(push)回流到肺中。

  14. 不用吸管,用嘴吸入(suck)空氣。

  15. 用臉頰將空氣壓迫回流到肺中(不要將空氣吞到胃中)。

  16. 一次吸(suck)/壓(push)的行程,稱為一個壓縮(a pack)。

  17. 重新開始剛才的行程(不用吸管)

  18. 吸氣到你的最大量。

  19. 壓縮你的肺,一次又一次,直到你的肺再也無法裝入任何空氣,或是你感到不舒服為止,並計算你能做幾次的壓縮。如果你有肺活量計,你可以測量一下你能得到多少額外的空氣,一般人約可獲得0.8至4.0公升的額外空氣。


原文出處


漫遊時中性浮力不佳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初學者十之八九習慣緊握BCD充排氣閥不放,激烈上下浮沉,潛航時不自覺壓住充氣閥充氣之故,應指示學生建立好中性浮力後將BCD充排氣閥放開。

  2. 遇容易緊張初學者,採取上述方法如無效時,指示助教在學生的旁邊,隨時提醒和控制他的的BCD充排氣閥。

  3. 若學生仍要搶BCD充排氣閥時,指示助教教將他帶出水面告誡一番,若仍無效時禁止他繼續潛水。

  4. 在水中急促大口吸吐氣(未做細水長流式深吸慢吐的呼吸方式)也會造成激烈上下浮沉尤其是愈靠近水面。

  5. 另有的情況是bcd的氣沒有排光的緣故,其原因為大家在水裏都是趴著漫游。初學者也知道左手高舉bcd排氣閥排氣,但趴著排氣時,剛好頭低屁股高,bcd的氣都集中在臀腰部,當然氣無法排光,而初學者可能不知道bcd下方靠近臀部的左或右邊,有洩氣閥的設計而不曉得使用或是忘了使用。舊式bcd有的沒有此設計,在水中必需身體稍直立,使空氣集中在肩部才能順利排光。

  6. 配重不足又遇氣瓶空氣存量不多也會發生。

  7. 學生如果有5的情形發生,教練可輕拉他的手去握臀部下方的排氣閥,並指示他要記得排氣。

  8. 不管是教室平靜水域或海洋實習,每次教練都曾經教過裝備的使用,而你也有很多次實際操作裝備的機會,照道理應已很熟練,只是下水後太興奮而忘了使用罷了。


關於水層懸浮呼吸時微調的控制方法(又名龜息呼吸法)

作者:曾紹昌


  1. 要作中性浮力懸浮水層中前,必需注意當BCD點充排氣或呼吸時,它需有1~5秒的(視BCD的大小件)反應時間,才會出現上浮或下沉的跡象,初學者通常都急著要練好它,即頻頻點充排氣或大口呼吸,結果當然失敗收場。(每次BCD點充排氣時間,最好不要超過一秒以上)

  2. 練習時身體若會前後左右歪斜,要記得利用慣性反作用力,將腰部及頭部─反方向擺動,來取得身體的平衡。

  3. 練習初期BCD內要充氣3~4次,使快速達到幾乎正浮力,開始大口吸氣(吐氣)入丹田(小腹稍鼓起)請勿採用胸式呼吸。

  4. 一旦吸氣時有一點點感覺上浮(昇)跡象,必需立即停止吸氣,改為輕吐氣,此時BCD不可任意點排氣,必需靠自己的肺部及丹田之氣的進出,來控制身體的上昇或下沉,而不是靠BCD的點充排氣來微調身體浮力(初學者最易犯的毛病)。

  5. 輕吐氣時如果仍有繼續上昇跡象,應立即改為大口吐氣,直到不會繼續上昇為止。記得BCD不可任意點排氣。

  6. 一旦吐氣時有一點點感覺下沉跡象,必需立即停止吐氣,改為輕吸氣BCD不可任意點充氣;必需靠自己的肺部及丹田之氣的進出,來控制身體的上昇或下沉,而不是靠BCD的充排氣來微調身體浮力。

  7. 輕吸氣時如果仍有繼續下沉跡象,應立即改為大口吸氣,直到不會繼續下沉為止。記得BC不可任意點充氣。

  8. 呼吸微調控制到身體懸浮定在水層中時,呼吸改為細水長流輕吸輕吐方式,(吸半口吐半口)千萬不可大口吸吐氣以免前功盡棄,導致身體激烈上下起伏。

  9. 初學者中性浮力尤其是水層懸浮作不好,大都是身體有一點點上昇或下沉跡象時,不會有感覺而及時以呼吸來控制,等身體已開始激烈起伏才想到要以呼吸來控制已來不及了。

  10. 要達到以上動作要求,必需全身澈底----放輕鬆----再放鬆-----心無雜唸直到接近忘我境界,而不是腦海裡還存有 一定要練好它的欲念,這樣反而會以失敗收場。

  11. 練習中性浮力想懸浮定在水層中時,先在水裏找到峭壁的某一目標,雙眼盯住目標點,按上述方法練習,務必設法使你的眼睛視線,與目標點維持在同一水平線上,不使目標點在你眼睛的上或下方。如水中無參考目標可供練習時,可拿起自己的深度錶,雙眼盯住當時的深度來練習,務必設法不使你的深度錶指針有擺動的機會,另外也可以抬頭看著水面當參考點來練習。

  12. 練習的深度在3~5公尺以內時,對初學者而言是一大考驗,通常比較不易抓到訣竅(因反應時間不夠),容易產生失敗的挫折感,在此建議選擇10公尺以內深度來練習,等抓到訣竅後再上升淺一點的深度練習,可收事半功倍之效。

  13. 配重帶重量及佩掛腰部的分配方式,BCD的合身與否也會影響你的中性浮力練習。

  14. 練習時如果覺得氣道很難控制順利,可試著以舌尖頂住咬嘴口,只留小空隙供呼吸空氣進出,必有意想不到效果。

  15. 中性浮力的練習,除了多吸收前輩的經驗外,自己多下功夫不斷練習用心體會才是正道。

  16. 以本人的經驗,初學者花一兩支氣瓶,不做它事專心練習,必可成功共勉之!


學生發生幽閉恐懼症怎麼辦!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幽閉恐懼症最常發生在水面或剛要下潛時,尤其好發於水性不佳之初學者,或不曾背過水肺氣瓶(使用風帶)的潛水員,抑是長期中斷潛水初次下海的潛水員,更有游泳好手或救生員水性雖然不錯,但因長期在游泳池活動甚少接觸大海,突然遇到深不見底的狀況,心生恐懼自信心不足造成。


2. 教練應隨時觀察學生的呼吸狀況,若出現氣喘如牛而未及時預防,讓學生的呼吸惡化成急急促的淺呼吸後,因肺部及腦部得不到正常氧氣的供應,接著學生會覺得吸不到空氣,而吐掉二級頭開始浮沉掙扎。而且教練若剛好牽著他的手,這時應可感受到他的手越抓越緊,緊得讓你覺得難過!


3. 教練或助教應先建立自己的正浮力,再從遇難學生的後面或側面接近(避免被抓抱)建立他的正浮力,如果學生二級頭尚未吐掉,教練或助教迅速壓其二級頭出氣鈕,使他能夠吸到空氣而安鏡下來。


4. 如果學生二級頭已吐掉開始浮沉掙扎,建立雙方正浮力,教練或助教在水中將自己的備用二級頭塞入學生嘴裡,使他能夠吸到空氣而安靜下來。


5. 教練儘量將學生上推,要他仰面向天全身放鬆,多做深呼吸及安慰學生勿緊張。


6. 若無法安靜仍激烈掙扎上下浮沉,則應將其鉛塊脫除以增加浮力。


7. 等情緒穩定下來,呼吸順暢後再慢慢拖帶回岸。


8. 在水面給學生心理建設,深度不是問題,心理及自信心不足才是癥結所在。


9. 使用下潛引導繩若仍不能克服則請助教帶回岸上。


10. 無下潛引導繩可用時,可採岸邊由淺而深的入水方式,慢慢增加深度,並找風景美麗魚多地點下潛,讓學生因欣賞美景而忘了害怕。


11. 幽閉恐懼症所造成的呼吸困難(窒息感)和嗆水的心理創傷,對初學者是一種久久揮之不去的夢厭,如何幫助初學者做好心理建設,就看教練怎樣運用你的智慧,取得他的信任去輔導他。


12. 對有幽閉恐懼症學員的觀察,通常學生自己不會明講,但一下水後動作明顯遲鈍,裝備穿不好,身體在水中翻滾手腳亂動,無法取得平衡,BCD氣已充爆(自動洩氣)不自知仍持續充氣,而且前進困難氣喘如牛,口出嗯、嗚...聲音,身體一直想往上衝,死命抓住潛伴下壓。


13. 奉勸初學者或剛要學潛水的人,要有勇氣向教練說出自己有懼高症及幽閉恐懼症的毛病,好讓教練有提早預防的時間。如果不知道自己有幽閉恐懼症也沒關係,只要你在水中感覺緊張就立刻告訴教練,千萬不要怕耽誤大家忍著不講,讓事情突然發生自討苦吃。一位專業教練絕對有能力幫助你克服幽閉恐懼症的毛病,請以愉快的心情放心學潛水去吧!!



潮水轉換上岸困難怎麼辦?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指示學生BC空氣完全洩光下潛,速往深水區潛游出去至腳踩不到底無浪花處 (一般人遇難都會BC充氣拼命往岸上游,反而危險)再尋找大浪空檔瞬間游回空曠無障礙物容易上岸處。


2. 速派助教入水引導拖帶學生脫離浪區,並一路安撫學生驚恐心情。


3. 若浪太大勿逞強,應即刻轉移浪小的第二出水點上岸。


4. 學生會感覺吸不到空氣,是因緊張急速短促的淺呼吸造成吐掉二級頭,稍鎮定一點的潛水員可能會去搶潛伴的二級頭,演成雙雙遇難的下場,教練不可不防。


5. 若學生已拔掉面鏡吐掉二級頭,教練或助教應先將自己備用二級頭或學生的二級頭塞入他的嘴裡,將自己的BC空氣完全洩光,再去洩光學生的BC空氣,強行將學生往深水處拖帶,等確定安全再浮出水面,雙方BC充氣慢慢游回岸邊。


6. 既然起浪其迴捲力道必強,人力是無法硬拼綿綿不絕的大浪的,必需採取借力使力進三退二法安全省力游回岸上,甚麼叫進三退二的游法?即浪迎面而來時,全身靜趴水面或水中不動,任迴捲的浪拉你回海裏,當浪又襲來時,腳部會感覺有浪推送你向前,這時只要趕快用力踢動蛙鞋,借力使力進三退二周而復始順利游回岸邊!


7. 如果雙方無法脫掉蛙鞋蹲低前傾小碎步順浪走回岸上,又無法順利脫離險境,要有被(剉簽)受傷的心理準備,先雙手前伸保護頭部再想盡辦法優先脫掉蛙鞋,迅速採前弓後箭低蹲側身對浪姿勢,再脫掉(或不脫)裝備連滾帶爬上岸。


8. 初學者遇此狀況後,對潛水會產生莫名恐懼,心理的創傷久久無法回復,甚至從此不再潛水,事發後對學生的心理建設和輔導,教練要多費心。


9. 潛水時發生遇難事故,十之八九導因於不夠鎮定,或判斷錯誤及訓練不足所引起。請諸位帶隊者千萬不要以你自己的程度去對浪況做判斷,應該多以初學者角度去思考他的能力是否足夠應付?讓初學者保有美好印象,才會繼續充滿學習的興趣,也才能夠達成我們推廣休閒潛水的目的!



潛航時學生高壓管突然大量出氣

作者:曾紹昌

處理對策建議


1. 助教立刻給備用二級頭呼吸。


2. 關緊氣瓶閥共生呼吸上升回岸。


3. 若學生不會緊張,可由助教陪著做有控制的緊急游泳上升,雖然大量漏氣,但氣瓶並不會立刻沒氣供應。


4. 也可運用漏氣二級頭呼吸方式,按正常速度上升。


5. 出水後勿讓學員單獨浮潛上岸,應有助教護送上岸。



潛航中學生突然不見了

作者:曾紹昌

處理對策建議


1. 要全體學生就地停止活動等待。


2. 請助教按一分鐘搜尋法上浮水面尋找。


3. 指派助教按原路回頭尋找,若無所獲再上浮水面尋找。


4. 若確定失蹤應留下助教至少兩人以上繼續搜尋,並立即結束活動帶學生上岸。


5. 一面向外求援並繼續搜尋,向外求援目的在增加失蹤人尋回機會,不怕一萬只怕萬一寧可誤報,教練不可怕沒面子而不向外或延遲求援。


6. 若是船潛,可請求或建議船長,順流擴大搜索範圍,按圓形逐漸擴大搜索範圍,尋氣泡....等。(船長職責所在通常都會作)最重要的優先以無線電向岸台及附近作業船隻求救。


7. 事已發生請教練、船家、同伴、家屬勿只顧互相責怪對方,以免場面越弄越僵。


8. 潛水中心善後處理應有計劃分配工作,勿亂作一團。


9. 當事者不是法律人,請勿球員兼裁判,遽下定論,誤導大眾。


10. 若遇記者採訪,應有專人答覆,勿七嘴八舌,引起誤會。



潛水時各種呼吸方式的使用時機及動作要領

作者:曾紹昌


壹、 深吸慢吐法


使用時機:



  1. 無論在水中或水面,當運動量大,甚至緊張、恐慌、呼吸急促、氣喘如牛時適用。 

  2. 下潛到水底建立好中性浮力後,即應保持連續不斷、細水長流式深吸慢吐法漫遊海底美麗新世界!
    註:也有人採陸地上的自然呼吸方式,但效果如何?只有冷暖自知!


動作要領:


 吸氣時以舌尖頂住咬嘴口只留小縫隙,慢慢吸氣入丹田(即小腹)手手 按小腹要有鼓起感覺,即強迫橫隔膜下降,使氧氣能達到深層組織裏。請勿用胸式呼吸法(陸地上的自然呼吸法)猛吸很大口的氣,這樣會因胸骨的壓迫,導致無法吸取較多的空氣,而吸入肺部的空氣也無法久留,更造成初學者隔日會胸痛胸悶的感覺!


 吐氣時要將舌尖頂住咬嘴口只留小縫隙,不要刻意用力、慢慢將氣吐出,若吐到想吸氣而空氣仍未吐完時, 可一次吐光不要強忍住慢慢吐完。如此按要領循環呼吸,一切仍以輕柔舒服為原則。


 千萬記住不要採取間斷式憋氣呼吸方式!!!


 深吸慢吐法在未潛水的日子,可時時找機會練習到成自然反射動作,入水後呼吸就會順暢,請勿想入水後才練習是會得不償失,吸不到三口氣會呼吸不順氣喘如牛的!


 初次練習深吸慢吐法時,可採漸進式吸十秒吐十秒,再增加為吸二十秒吐二十秒,直到能吸三十秒吐三十秒為止大功告成!若採胸式呼吸法每次最多只能吸吐兩秒。


貳、 淺吸長吐法


使用時機:


從水面或水中要下潛水底時用。


動作要領:



  1. 何謂淺吸?即像陸地上的呼吸方式,但刻意不吸飽只吸半口氣後,立即改為長吐氣10~30秒。 

  2. 何謂長吐?保持連續不斷吐氣,吐到胸部已在凹陷(形容詞)有使力吐完的感覺矣。

  3. 初學者會潛不下去的原因固然由很多因素引起,但最主要原因還是BCD內空氣未排光,及採取猛然大吸大吐的呼吸方式的結果。


參、 連續吐氣"嗚聲"法


使用時機:


有控制緊急游泳或浮力上升,二級頭脫落尋回時用。


動作要領:


 以舌頭伸出抵住二級頭咬嘴口只留小縫隙,或將嘴唇突出成尖形越尖越好,舌頭兩側向上向內捲,以舌尖抵住唇口只留小縫隙,口吐氣時記得要連續不斷出" 嗚聲 "不得憋氣上升,也不能中斷"嗚聲 " 。口出" 嗚聲 "時要非常輕細不可用力,一切吐氣方式仍以小腹稍有使力的感覺,但不刻意用力 。


***口出" 嗚聲 "的目的 : 練習時確保每位學生是在連續吐氣狀態中,不會以鼻子吸氣,也可幫助教練觀察誰不在連續吐氣,更可幫助學生轉移害怕嗆水的恐懼心理,及增加練習的趣味性。


***嘴出" 嗚聲 "有的人並不認同這種做法,但個人認為只要對學生有益,又能縮短自我體會的時間讓他很快學會,何樂不為?


肆、 鼻"嗯"吐氣法


使用時機:


面鏡排水、面鏡平壓用,尤其適用初學者怕水之人或肺活量較小及不懂爆炸式吐氣法的人。


動作要領:


 先大口吸氣舌尖吐出抵住呼叫管或二級頭咬嘴口不留縫隙,雙唇當然也要含緊咬嘴不使漏氣,開始慢慢仰頭做連續不斷、慢慢的以鼻子稍用力吐氣,並且出 "嗯" 的聲音此時鼻子有吐氣的振動感出現才對。


***為什麼要出 "嗯" 的聲音?通常初學者在做排水動作時,總以為他的嘴巴已按教練指示閉緊,事實上卻因咬嘴含在口裏還不能適應閉緊,自然會留有縫隙導致漏氣的原故,而教練也忽略觀察只是一再示範一再要求重做動作,加重學生失敗及嗆水的挫折感。"嗯" 的聲音出現保証學生絕無法嘴巴鼻子同時吐氣!不信您自己可以馬上試試看。


 有的教練對初學者一開始就教爆炸式吐氣法(在水中因有壓力在容易做),除非不怕水,否則徒增學生怕水恐懼嗆水的心理負擔,又拉長學習時程也消耗教練不少寶貴的教學時間,真是兩敗俱傷矣!
爆炸式吐氣法不是不能教,根據個人經驗,初學者十之八九,無法一次順利將水排乾。


 在水裏練習時,教練可耳聽學生"嗯" 的聲音,可以眼觀每位學生排水時,嘴巴是否有氣泡跑出來,即可知道誰做不好!


 在此建議先岸上練習,以清水灌入學生面鏡內,讓他練習(也可在家練習)排水,這樣做有很多好處,學生不會因擔心水中失衡跌倒嗆鼻而分心,陸上排水有經驗後,下水就不會慌了手腳學習效果奇佳,再者面鏡排水技巧是奠定學生學潛水的竅門之一,也是幫學生排除對水恐懼的利器!


伍、 爆炸式吐氣法


使用時機:


 在水面或水中面鏡排水、面鏡平壓,水面呼吸管排水用。也適合不穿浮具的救生員仰漂及踩水、水母漂呼吸動作用。


動作要領:


 先大口吸氣入丹田(小腹要有稍鼓起感覺),舌尖吐出抵住呼吸管或二級頭咬嘴口,雙唇也含緊不使有縫隙,含得越緊越好,將集中腹部丹田的空氣用力吐出來,要吐氣的瞬間舌頭內縮使空氣快速大量排出。


陸、 龜息呼吸法


使用時機:


水底漫遊、頂尖中性浮力、水層懸浮、攝影拍照、洞穴沉船潛水用。


動作要領:


 請參考"關於水層懸浮呼吸時微調的控制方法"一文,老一輩的潛水者又稱此法為吸半口吐半口法,不管怎麼稱呼最主要要求就是全身必需徹底>>放輕鬆>>>再放輕鬆>>>>完全放輕鬆>>>>達到心念一至忘我境界則成功矣!!!


柒、 結論


 所有呼吸方式與你使用的裝備必需兩相配合,才能充份發揮運用自如的境界...告訴學生浮力的控制,除了要靠防寒衣BCD配重帶和呼吸外,最重要的是不能有一絲絲緊張、急燥的心情,全身必需澈底***再澈底***完全放輕鬆>>>再放輕鬆至心念合一忘我境界!!!!否則徒有優良裝備及經驗,浮力的控制仍會大受影響!!於至如何教學生心情放輕鬆?首先當然是調整呼吸方式(採深吸慢吐法)→數綿羊或數數字(確定已無雜念)→專注技巧的練習(教練不可強求學生立刻達到標準,否則前功盡棄) →在無壓力下自然完成技巧的練習→成功矣!雖然讓人乍看覺得廢話一大堆,但卻是很實用的方法,有些教練性子急,學生在水裏動作做不好,大xxx(不對)的手勢一比再比要求重做,學生做不好已開始緊張再加上你的權威手勢,後果如何可想而知,這個階段給學生多鼓勵建立他的自信心最重要,可以讓教與學雙方縮短摸索教、學的時間.


漫遊時中性浮力不佳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初學者十之八九習慣緊握BCD充排氣閥不放,激烈上下浮沉,潛航時不自覺壓住充氣閥充氣之故,應指示學生建立好中性浮力後將BCD充排氣閥放開 。


2. 遇容易緊張初學者,採取上述方法如無效時,指示助教在學生的旁邊,隨時提醒和控制他的的BCD充排氣閥。


3. 若學生仍要搶BCD充排氣閥時,指示助教教將他帶出水面告誡一番,若仍無效時禁止他繼續潛水。


4. 在水中急促大口吸吐氣(未做細水長流式深吸慢吐的呼吸方式)也會造成激烈上下浮沉尤其是愈靠近水面。


5. 另有的情況是bcd的氣沒有排光的緣故,其原因為大家在水裏都是趴著漫游.初學者也知道左手高舉bcd排氣閥排氣,但趴著排氣時,剛好頭低屁股高,bcd的氣都集中在臀腰部,當然氣無法排光,而初學者可能不知道bcd下方靠近臀部的左或右邊,有洩氣閥的設計而不曉得使用或是忘了使用。舊式bcd有的沒有此設計,在水中必需身體稍直立,使空氣集中在肩部才能順利排光。


6. 配重不足又遇氣瓶空氣存量不多也會發生。


7. 學生如果有5的情形發生,教練可輕拉他的手去握臀部下方的排氣閥,並指示他要記得排氣。


8. 不管是教室平靜水域或海洋實習,每次教練都曾經教過裝備的使用,而你也有很多次實際操作裝備的機會,照道理應已很熟練,只是下水後太興奮而忘了使用罷了。



遇能見度不佳的混濁水域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立刻脫離混濁水域以策安全,如無法及時脫離,應叫學生儘量手牽手縮小隊伍範圍, 集中在一起行動。


2. 使用同伴繩或所有人員拉著引導索保持接觸,使用手電筒照明。


3. 若無繩子可用應叫大家看著前面同伴蛙鞋影子或指北針前進。


4. 教練在水中應經常清點人數,以防學生走失。


5. 教練提醒助教加強所處相關位子的戒備。


6. 休閒潛水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教練選擇的潛場,必定是天氣、浪況、水溫、深度、能見度不錯的安全地方,初學者遇到能見度不佳的機會很少,大可跟著教練安心盡情的欣賞海底美景!



遇到很怕水又不會游泳的潛水或游泳學習者~~怎辦???

作者:曾紹昌

一位很怕水又不會游泳的潛水或游泳學習者,身為指導者要如何在短期內,快速幫助她們克服恐懼心魔,能讓他迅速投入大海的懷抱,成為水中蛟龍?這是一個很嚴肅,且極富挑戰性的問題.......


依個人20餘年的教學經驗,及快速的訓練方法提供大家參考,雖然立論內容或有與科班理論背道而馳之處,但個人仍堅信盡信書中言,不如實際執行推演改進來得重要!!!也歡迎前輩提供寶貴意見不吝指正.......


面對一位很怕水的學生我的做法是這樣的......


一.首先我會先與學生交談,了解一些造成他怕水的原因的資訊收集.(這是指導者該做的基本功課決不能偷懶不作)


二.詢問學生本人或家長,他的體能及身體健康情形,必要時請學生做健康體檢(健康狀況也會影響怕水的心理)


三.心理建設同時取得學生的完全信任......


將學習過程的前、中、後階段,可能會遇到的學習挫折的心理障礙,及實際可能會發生的臨場狀況,詳細告知.....讓學生學習時有一個心理準備,隨時要接受考驗,及面對突破自己極限的挑戰!也因此學生私下送我一個封號~~~"恐嚇教練"~~~


這不正違反PADI不多作負面教學原則的教條嗎?事實上這也正是我無法苟同PADI做法的地方,因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對一些攸關個人生命安全的摡念,指導者刻意淡化甚至隻字不提,這對學生是不負責任的做法!這樣訓練出來的學生,以後單飛永遠只能在天氣良好平靜無波無流的水域潛水,天氣突變一遇狀況不出事才怪.......


雖然學生私下送我一個~~~"恐嚇教練"的封號~~~但在學習的過程中,卻沒有一個學生因害怕而中途退出,也不會因我的幾句負面教學,而延長了學習進度,反而在學習過程中;知道該如何尊敬大自然?親近大自然?對我的教學更是百分百信任!


四.已取得學生完全的信任!但不急著下水練習.....


有些性急的指導者,到此階段就會帶著學生下水練習,這樣只會增加學生恐水心理負擔,遲滯學生的學習進度,也會多增加自己的教學時間!


我的做法是.....能在陸上預習及實習的技巧,就儘量要求學生練習.例如面鏡裝水排水/呼吸管排水/耳壓平衡練習/各種呼吸法的練習/利用面盆水槽浴缸可練習二級頭尋回復位技巧......等等,反正能在陸上練習的技巧就讓學生多在陸上練習.為何要這樣麻煩一再在陸上練習??原因很簡單......一位怕水的學生,無論你如何花費再多的心力,去幫他做心理建設,一但入水後既擔心嗆水,又怕重心不穩跌倒,無法呼吸遭溺斃的恐懼心理已全然襲上心頭,教練在教舍動作只能分心聽講,這樣的學習效果會好嗎?答案當然不會!!如果不相信,而手上剛好又有學生,請照我說的方法試教,你會發覺不但學習時間縮短,學生又消化吸收得快,當必要的技巧在陸上都學會以後,下游泳池練習就可事半功倍,以我教的學生而言,通常在游泳池只需花3~4小時就可將所有動作完全練~~~很少需要再回游泳池練習一次!


只要能幫助學生克服恐水心理的任何方法;包括打水仗,玩遊戲,吹乒乓球,悶氣撿水底硬幣鑰匙比賽,水中漫步賽跑......等就是一種成功的教學法,其實訓練怕水的初學者,跟她們一路玩下來,就是運用心理戰及好勝心的技巧,再加上適時的熱烈鼓勵,自然事半功倍水到渠成,除了上述方法的交互運用外,尚有個人獨創的"會厭"控制法,加水母漂,求生漂,仰漂,面鏡排水,面鏡脫著,頂尖中性浮力...來幫助學生很快消除恐水心理......



隊伍遇下降流 人員急速往下掉

作者:曾紹昌

建議處理對策:


1. 以蜂鳴器警告全體隊伍注意,立即脫離以策安全。


2. 指示學生BCD全數充飽氣,拼命用力踢動蛙鞋上升,若仍無效應即卸掉鉛帶用力踢動蛙鞋吐氣上升,千萬記住絕對不可閉氣上升,這是不得已的應急手段,若不是遇到攸關生存問題,請勿輕率使用緊急浮力上升,以免弄巧成拙。


3. 上升至20公尺左右BCD要配合上升速度排氣,以免肺泡破裂得空氣栓塞症。


4. 全體上浮水面BCD充氣儘量手牽手或互抓BCD集中在一起,打出浮標帶等待船艇救援或順流斜切慢慢游開流區。


5. 同伴不可輕易分開,更不要逞強任意浪費體力想游開流區,以免體力耗盡發生意外。


6. 充氣求生浮標帶及小反射鏡、手電筒、螢光棒、信號彈、哨子衝天炮可增加向岸上或船艇求救機會。


7. 遇下降流的觀察,突峽處水裏斷崖直洩而下,原本水藍清澈的海水,不遠處突然一道牆般變深暗藍色,兩色海水交會處,有微量樹枝、海草、沙在水中翻滾,這是已離下降流不遠的跡象,請勿任意靠近。


8. 綠島燈塔(飛機跑道盡頭前面)面海左邊前方的海底地形,水深約20公尺處就是斷崖地形,又逢黑潮帶經過的地方,強勁水流撞擊斷崖迴捲所造成。它在水面也造成流速甚強的漩渦,人力根本游不動,只能順流斜切慢慢脫離漩渦。


9. 我再一次強調,發表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提供領導級潛水員,處理危機的常識,並無嘩眾取寵危言聳聽之意。請初學者或正想學潛水之人,看了之後不要覺得心裡害怕原來學潛水會這麼恐怖,如果真有此想法那就錯了。任何教練或船家都很尊重大自然也愛惜自己的生命,不會沒事頭殼壞跑去硬闖!相信您也不會作此傻事!


10. 再次強調休閒潛水是一件安全又愉快美好的休閒活動,不必過度擔心教練會帶您去那種地方,每次潛水活動儘管安心去欣賞您的海底美景吧!



隊伍陷入流區有人游不動

作者:曾紹昌


處理對策建議


1. 以蜂鳴器警告全體隊伍注意並立即離開流區以策安全。流速一海浬以內尚可勉強踢動前進,但我們是休閒潛水,犯不著去做耗費體力的逆流潛水。


2. 若無法及時脫離,應指示游不動的人,下潛水底雙手抓地爬行脫離。這樣作雖然違反海底生態保育規定,但畢竟安全較重要。奉勸各位以直接浮出水面,按3的要領最正確。


3. 若空氣供應不足以支撐脫離流區,應全體浮出水面BCD充氣,打出浮標帶儘量手牽手或互抓BCD集中在一起,等待船艇救援或順流斜切慢慢游開流區。


4. 同伴不可輕易分開,更不要逞強任意浪費體力想游開流區,以免體力耗盡葬身海裏。


5. 充氣求生浮標帶及小反射鏡、手電筒、哨子、螢光棒、信號彈、衝天炮可增加向岸上或船艇求
救機會。


6. 我們是休閒潛水不是要打魚,也不是要拼命,不會專挑有流的地方潛水,尤其是初學者按規定更不允許去,而這是假設性的狀況,讓你了解萬一遇到流區,要怎麼脫困別無它意!不要看了更害怕潛水!排斥潛水!!



頂尖中性浮力練習要領

作者:曾紹昌

1. 要練此技巧前﹐要求全身絕對、完全放鬆至意由心生的自然反射動作習慣,且對水底蛙鞋旋軸式中性浮力﹐水層懸浮技巧訣竅掌握﹐控制已達駕輕就熟境界後﹐就能很快練好。


2. 在水底採高跪姿勢﹐將BCD內空氣全部洩光使成負浮力狀態﹐並注意檢查自己在呼吸時身體是否會上下浮沉﹐確定不受呼吸影響後才能進一步做動作。


3. 雙掌撐地、頭頂地上﹐慢慢將雙腳往上伸直向外張開﹐在做此動作同時要注意收下顎﹐挺腰伸直的互相配合﹐尤其頭部因倒立的關係﹐初學者大都會出現抬下巴彎腰的現象﹐身體就會向前或後傾斜而無法完成動作練習。


4. 確定身體已經倒立挺腰伸直水中後﹐雙手才能慢慢放開離地並環抱胸前﹐( 未穩定前可利用雙手來平衡 ) 此時全身要完全放鬆呼吸要輕柔﹐其動作一如水層懸浮技巧要領。


5. 呼吸時要氣吞丹田即下腹稍鼓起﹐將空氣集中於腹部(強迫橫隔膜下降)就會如空瓶子般使身體倒立水中﹐( 如圖一 )千萬勿將呼吸空氣全部集中在肺部﹐導致頭胸部浮力過大造成頭胸部上浮﹐無法完成動作 練習。 ( 如圖二 )


6. 若發覺身體會向左右前後傾斜﹐請利用頭部腰部的慣性作用﹐往反方向擺動來修正之﹐初學者若頭部不離地全身不動能維持一分鐘以上﹐則練習成功矣。


7. 進階水準需頭頂離地﹐雙手抱胸﹐雙腳併攏伸直﹐仍能倒立垂直懸浮水層中﹐全身不動能維持一分鐘以上﹐則對於橫躺水層中如臥佛般的橫向懸浮或仰躺懸浮吐氣圈(煙圈)境界要求即不難達成。


8. 練習此動作要注意調節器構造﹐橫隔膜式二級頭在吸氣時不會進水﹐但彈簧式在吸氣或倒立時﹐都會有稍微進水現象***應嚴防嗆水***又因倒立的關係﹐有的學員臉部肌肉會緊張僵硬變形導致面鏡進水嗆鼻﹐必須特別小心防範。


9. 練習這些動作的目的﹐因帶有遊戲性質可增加學員的學習樂趣﹐突破心理障礙建立自信心﹐是一種突破技巧極限的自我挑戰﹐促進更精進的潛水技巧。並非以此向別人炫耀或戰的藉口!!


10. 再次強調:要練習頂尖中性浮力技巧時,必須全身徹底放鬆心無雜念才能事半功倍,曾經有一位非常怕水的女學員,每次下水後都是一陣慌亂掙扎連連,但當她覺得有安全感時,卻可全身徹底放鬆,為了幫助她早日脫離恐水心理的夢懨,乃不斷的要求她練習頂尖中性浮力技巧及面鏡排水,沒想到這小妮子挺有天份的,竟然連最高境界的臥佛都能輕鬆完成,讓我著實嚇了一大跳!



耗氣量異常,空氣存量快速減少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下水後教練在水中應仔細觀察每一位學生吐出的氣泡,以便監視他們的呼吸動態,多查看每一位學生的餘氣量,提早預防空氣中斷及共生呼吸問題的發生。


2. 要立即使那些過於興奮和過度緊張的學生,停止所有活動全身放鬆,並多做深吸慢吐的呼吸方式。


3. 指派助教在旁監控,並要學生同步模仿助教的動作,尤其是踢蛙鞋的頻率及姿勢,要求 雙手身體勿亂動。


4. 由助教護送空氣存量不足的學生浮出水面上岸。千萬記住勿讓學生單獨出水面上岸,以防中途發生問題!切記!


5. 檢查學生裝備是否有不斷漏氣的地方,如有應立即指示助教,將學生帶回岸上。


6. 初學者因過於興奮和過度緊張,所產生的耗氣量異常是很正常的事!在專業教練的引導下,讓初學者空氣存量快速減少到零的機會,微乎其微。如果你已參加過潛水訓練班,一定有此經驗,上岸後看氣瓶的餘氣量常常還有50~100個bar,就是一個證明。



浪區入水,人一直在水面原地打轉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初學者最易發生的通病。


2. 入水後要浮潛至集合點,卻只顧踢蛙鞋前進忘了要一面抬頭看目標,以致踢回岸邊身陷浪區而不自知。


3. 同行潛伴也是初學者,自己都照顧不了,那還能顧到他?教練或助教應全程跟隨在旁照顧初學者以防出意外。有時為幫助學員消除依賴心理,在安全無虞下,會故意讓學員與潛伴一起入水,只緊跟在後照顧。


4. 教練或助教應按蜂鳴器警告,無效時立即將他帶離危險區。


5. 如安全無虞應有助教在浪區警戒,照顧入水學員。


6. 入水前應先指派助教一人在水面集合點警戒,另一助教在浪區交界處監督,入水處仍需有助教幫助學員入水。


7. 浪區出入水處,若能預先拉一條水面引導繩會更安全,雖然很麻煩卻可增加入水安全,何樂而不為?


8. 下水前應再次叮嚀學生,要記得蛙鞋踢個五六下應抬頭看一下目標,以防前進方向錯誤。



氣瓶在水中或水面脫落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告訴學生他的氣瓶脫落,需要重新固定,以防因不知情緊張,跟著救援的人亂轉身體,增加救援者的困擾。


2. 請一助教固定住學生防止身體亂動,另一助教去固定氣瓶。如此做可加快速度排除故障。


3. 若學生技術純熟,可要他重新做水中或水面水肺脫著固定。


4. 教練應在旁一手持備用二級頭警戒一手擋在學生二級頭前,防止他用力不當扯落嗆水。


5. 初學者在游泳池練習時,教練都會教你水中水肺脫著裝的動作,等你技巧練習熟練後,才會去海洋實習,因此如果你自己裝備固定不穩沒發現,在水中鬆脫時,剛好又可藉此機會演練一次,在眾人面前秀一下你熟練的技巧!



流區船潛會被海流漂走的可能原因

作者:曾紹昌
到流區船潛會被海流漂走的原因有以下幾種可能情況:

1. 潛水技巧及經驗都訓練不足,遇事太過自信誤事.


2. 求生裝備不足,如缺高音汽笛/浮標袋/大紅布旗/手電筒/信號彈.....等.像轟動社會的墾丁七星岩六人漂流"二失蹤四獲救""綠島四漂流"一死三獲救"澎湖一漂流16小時後獲救...都是求生裝備不足引起的致命錯誤


3. 與潛伴分散還單獨潛水無人在旁照應時,仍然在飆放流潛的樂趣 .


4. 使用電腦錶者為怕安全停留時間不足電腦錶當機無法再潛,或為遵守安全規定不知通權達變,錯估流速任海流漂走.這是不管老鳥菜鳥最容易發生的致命錯誤! 船潛遭海流漂走事件中,十件就占了七件以上,而他們在水中作安全停留的時間都超過20分鐘以上,因此奉勸各位喜愛潛水的潛友,在流區作安全停留時千萬要小心.


5. 通常船家對海流流向的判斷八.九不離十,會在流頭放下潛水員,然後到流尾接人上船,除非遇上菜鳥級的船家判斷錯誤出事(剛好反向而行)


6. 有的船家會跟著潛水員吐出的汽泡走,但也只能跟著大集團汽泡走,落單的汽泡顧不得只好到流尾等著接人.


7. 而船家接人上船的原則是離船最遠落單者先接上船,


8. 遇突發事故又不會應變處置,發生意外來不及求救.


9. 已接進黃昏天色漸暗,又無手電筒照明以資辨認者,需知白天在茫茫大海找人已很不簡單,一到夜晚海上漆黑一片找人更難如登天. 為預防出意外,已接進黃昏天色漸暗,又無手電筒照明以資辨認者,就不要逞強潛水,應即刻打道回府以策安全.


10. 天空烏雲密佈,下起傾盆大雨,視線極度不良時,船家要睜眼找人,及聽高音氣笛非常困難,而潛水者仍在水中作安全停留超過20分鐘以上,不出事才怪.


11. 下水前與船家溝通不良,在水中漫遊時未順流而下,反而逆流往岸邊潛遊,並作安全停留,船家在下游當然等無人,這種情況算還好:只是苦了船家要多花2~5倍時間尋找,而潛者也只好在原地苦等,那種又濕又冷又緊張絕望,乾著急罵聲連連的心情也好不到那裡去!


12. 要避免遭海流漂走,第11點是一個好方法,只是應改為順流往岸邊潛,並記得要下水前應與船家溝通確認清楚無誤.


13. 有氣瓶用到快沒氣或已沒氣才肯浮出水面壞習慣的潛友,這是致命的因素之一,萬一在臨浮出水面前突遭意外,讓你根本連反應的機會都沒有;例如打魚的突撞見大魚,不管三七二一舉槍就打,他這時只顧打大魚,不會考慮到大魚垂死前爆發力的可怕,"一痛拼命往下往洞裏鑽"結果又造成船潛失蹤的意外命案,搞不好連屍骨都找不到......


14. 會被海流漂走""空有浮標帶(浮力帶)卻用錯時機""也是經常發生的嚴重錯誤....其比率之高令人不解?須知一旦開始在水中作安全停留的同時,即應立即打出浮標帶,好讓船家能及時發現您的存在,而不是在做了安全停留超過20分鐘以上,臨浮出水面才想起要打浮標帶.這樣不出事才怪!!!通常在流區水中作五公尺三分鐘安全停留後,浮出水面人離船已超過一公里(視流速)以上,人變得很小不容易被發現,如果又遇上有浪那更不易被發現,因此這時浮標帶及紅布旗'高音氣笛就可充份發揮功能了.像之前北部花瓶嶼"救人反被救漂流四小時"的轟動社會新聞就是犯了以上錯誤!!!


15. 到流區船潛會被海流漂走的原因,當然不止這幾種情況,簡單報告若有誤導之處,敬請指正!



指北針水底導航的重要

作者:曾紹昌

指北針水底導航的重要


1. 可以降低在水裏的焦慮和混亂。
2. 避免在水面荷著重裝備做耗力的長距離游動。
3. 可提高您的潛水計劃效率。
4. 避免與潛伴失散。
5. 可節省空氣的消耗。


一.如何利用指北針潛航來估算前進及回岸的距離?
茲摘錄PADI的晉階開放水域潛水員教材說明如下:


1. 計算蛙鞋踢動的次數---→左右腳各踢動一次約前進0.75公尺,(與身高長短略有些誤差) 。
2. 以用掉多少時間來估算距離---→如游出30公尺需用掉多少時間。
3. 以觀察(殘壓錶)氣瓶壓力降低多少來估算距離---→以直線潛游直到消耗10BAR的空氣時,看能游出多少距離。
4. 利用兩臂平伸交互抓地前進,來計算兩臂抓地次數的距離,通常兩臂張開約與自己身高等長。
5. 以拉線或量尺來實際測量距離,非常精確適合水底工程的測量。


二.如何不使用指北針潛航,又能安全回航?
當然可利用水底景觀來做自然導航!


1. 潛水一開始可利用自然標誌來辨別方向,參考水底沉沙的分怖情形.暗礁的坡度以及逆流潛水---等皆屬自然導航的指標,能否成功取決於您對週遭環境的辨識力,以及是否俱備留心觀察的記憶力, (就像您會認路回家已習慣成自然)它能夠助你指出所處位置的微小細節和環境特點的能力。
2. 也可利用水流流向,太陽光照射角度,海面固定漂浮物體,海面形成物(如突出水面的礁石) ---→""留意觀察並強迫自己記憶""暗礁、海草區、浮標、水底瓶罐垃圾、海浪拍打的方向、水底結構、沙、淤泥、朝深水延伸的自然斜坡、聲響、植物的生長方向、水底動物(如魚類)不同的聚落群有不同的活動地盤---等都是自然導航的重要參考依據。


三.結論


自然導航.或指北針水底潛航的熟練與否,跟您的潛水次數和經驗呈正比的發展,在此建議初學者,每次潛水應努力強迫自己練習導航的技巧,勿依賴潛伴的導航,跟在別人屁股後面走不去看指北針,是永遠不長進又傷害自己的笨方法!
最佳的練習方法是跟在潛伴(老手)後面,一面看指北針及記憶和回憶水底週遭環境,一面參考潛伴來修正自己的角度,多潛幾次必可很快練成,又練習時自信心的建立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每次潛水要強迫自己記憶所有經過的路線覺得有困難那也無妨,初期可利用水底寫字板,將經過的路線轉折處目標物予以逐一畫出,並標示出指北針度數,深度及相關生物聚落群,當你完成一趟潛水行程後,對該潛場地形地物已了然於胸,再嘗試不用水底寫字板的強迫記憶法,去多練習幾次自然會很快進入狀況.



指北針三角定點潛航練習

作者:曾紹昌

要進行搜索打撈尋回討論之前,必須先將潛航技巧練好!


一.觀念的建立:


A. 三角定點潛航對於水流、能見度和腳力(運動量)的大小有直接的影響。尤其是水流流速的判斷 和角度的修正,常會使潛水員偏離航道而不自知。


B. 對於水中個人方向感的直覺辨識力及對水底景觀的清析記憶尤其重要,如越靠近岸邊瓶罐...海草...垃圾...越多,都可當前進的參考指標。


C. 指北針潛航,在水底不管您如何左、右轉繞圈子,萬變不離其宗,仍以直線潛航為主。


D. 每次三角定點潛航回到原點,要求不超過三公尺以上的誤差,最好能練到一公尺以內的誤差。


E. 若無法建立起潛航技巧,對於白天,氣候突變,潮水轉換所造成的浪區,尤其混濁水域的搜索打撈或夜潛,可能會對於您的潛水安全造成意想不到的困擾,如上岸困難造成刮碰傷,偏離入水點太遠不易找到目標,必需從荷著重裝備浮潛水面,從老遠水域踢回入水點,造成體力透支,甚至體力耗竭暈船嘔吐之弊。


F. 本三角定點潛航技巧,除初學時以數踢蛙鞋50~100下方式來制式練習外,其中又加入了本人多年打撈的經驗提供大家參考,練到最後根本不需要靠數踢蛙鞋次數及任您在水中左、右轉繞幾次,仍可安全回到原點。


G. 三角定點潛航練習是以360度圓周為主軸,以180度反方向為輔,去計算各種左、右轉角度來安全回到原點。


H. 一旦練習到改以估算自己的耗氣量來前進時,其精確度的掌握,則以水底目標物逐次設定來修正前進角度, 及憑當地水底海況景觀物的記憶,做為修正角度的重要參考和確認,並一次潛航回原點,中間不得有浮出水面修正角度的動作出現才算合格。


I. 千萬記住!初學此法時,因真正訣竅尚未完全掌握到,故很容易偏離航道,甚至往深海潛航仍不自知而發生意外,故同學練習時若感覺沒保握,應浮出水面確認方向無誤再繼續潛航。


J. 潛航場地,應選水深5~10公尺方圓不超過500公尺範圍,稍有隆起地形的平坦水底,能見度清澈水流平緩者為佳,因係放任學生自行練習,故水底各定點應有助教警戒,水面亦應有浮潛員監視以策安全。


K. 以指北針三角定點潛航時,不管如何轉一律以左轉減120度(外角),右轉以加120度為主,這是以圓周360度為計算角度的基礎,前進以直線為主,若要四角定點潛航時則以轉四次90度可回到原出發點。


L. 練習時仍以先在陸上定出要在水底要轉向的目標點角度為主,以增加記憶!


二.陸上練習


A. 首先找出陸上三個等長明顯目標物,如圖示舉例.


B. 當人在第1起點時,先以指北針對正第2點目標物,假設為240度,前進50步剛好可達第2點目標物


C. 在第2點目標物站定後,身體先左轉對正第3點目標物120度("勿只以轉指北針對正目標物,而身體不轉方向會不準的")再前進50步,可達第3點目標物,此時左轉角度的計算為240度減120度=正確前進方向的120度.


D. 第3點目標物站定後,身體先左轉對正第1點目標物剛好是左轉120度,則其計算為第3點120度目標物減去再左轉的120度=0度前進50步剛好是回到原出發點.


E. 這樣複雜的計算方式真是令人吃不消,稍後會告訴您一個簡單不必計算易學的方法.


三.水中練習


A. 仍如陸上練習,在水面向(或岸上)先找出突出水面等長目標物(建築物或山),並在第1點原地轉動(人 / 指北針)來對正設定2,3及要回到1的每個轉折角度,並牢記之(若要簡單化直接以120度加減之也可以).


B. 下潛後在水底先找出最遠可見目標物,按陸上設定的角度240度直線踢動蛙鞋50下後到達第2點.


C. 由第2點240度左轉120度對正第3點240度減去120度再踢動蛙鞋50下直線前進到120度第3點.


D. 在第3點120度的位置再左轉120度成120度減120度=0度為回到第1起點的正確角度.


E. 人在水底很可能會碰上大礁石無法順利直線前進,必須靠左右轉繞道前進,這時不管您如何轉圈,應緊記在心,繞道後立即修正回原來前進的角度,並再度對正最遠可見目標物,繼續一面修正角度面前進.


F. 這裏要強調的是您在水底轉彎後,修正的角度雖是前進的角度,但不一定是原來的前進直線角度,很可能已偏離幾度成與入水點平行直線前進的角度,(同樣可以回到岸邊但可能偏離入水點有一段距離),這時就必需靠您的記憶力及對水底景觀.水流流向.太陽光照射角度.沙紋方向.海草垃圾-----等的辨識及判斷,來做參考修正您的前進正確角度,才能順利無誤的回到原來的入水點.


G. 在水裏估算距離有多種方法,我最常用的是以自己的耗氣量用掉幾個BAR的空氣,大約可以前進幾十公尺來估算距離,同時也以指北針的指針動幾大格(一大格為30度)來省去計算左轉減幾度右轉要加幾度的麻煩,非常實用,而且學生一聽就懂,學習效率佳,這種方法好處是不管左右轉,我只要身體轉動,眼睛盯著指北針的指針動四格(三角定點時4格X30度=120度)對正目標再前進準沒錯!




如何識別適合潛水的水域是安全的地點?

作者:曾紹昌


台灣四面環海,只要是有水的地方,不管是淡水或海水,都會吸引人們去玩水,但要玩得愉快、安全卻又是一門學問,很遺憾一般玩水人忽略了這重要問題,以致悲劇一再重演!


要如何識別安全水域及適合潛水地點?


一般而言有敷設戲水設施的海水泳池、踏浪步道、休憩場所,由政府或私人管理者,夏季大都有救生員值勤的地方,大體上是屬於較安全的水域,但這種水域畢竟少數,面對日漸增多的潛水活動,和怕擠、怕吵、怕交通阻塞、怕無東西可觀賞的心態, 這些地方已無法滿足潛水人的探險慾望,於是越人跡罕見的地方越有潛水人的蹤跡,當然這種地方是三不管地帶,發生問題只好自求多福!


針對潛水人以下建議雖是老生常談,大家知之甚詳,但大家常有意或無意的忽略它的存在,不去刻意遵守規則,常使菜鳥驚恐害怕斷羽而歸,隔天就開始賣裝備,發誓以後不再潛水,雖是有一點危言聳聽 ,但卻是真有其事發生!


以下建議如有繆誤之處敬請前輩指正!


1. 潛點下水處應選擇有內灣或屏障處,而且早已有人在那裡潛水。(可互相照顧支援,也可藉此收集潛點資訊)
圖一 圖二 圖三 沿岸地形有內凹寫ok的地方都是較安全的下水潛點


2. 下水地點應選擇無流或流緩、浪小有海溝或水裏坡度緩降,無障礙物容易上下岸處


圖四 圖五 水裏有緩降坡地形 有緩降海溝地形


3. 潛場應選擇礁岩地形(比較有東西可看)能見度佳(北部約2~10公尺南及東部約5~30公尺)低能見度潛水需接受訓練請勿輕易嘗試 。也請勿選擇水深及腰,又長達1~200公尺延伸入海空曠的礁盤地形,或上下岸大卵石錯綜複雜的地點,以防起浪上岸困難或受傷。


圖六 圖七 勿有延伸入海的長淺灘 不要有妨礙進出錯綜複雜的大卵石


4. 水溫攝氏18~30度內,如果低於18度以下則需穿特殊的乾式防寒衣。台灣年平均溫度約22~25度之間,但南北溫度仍有差異。


5. 下水前請先花個2~3分鐘,觀察海浪運動的節奏,是先來三個大浪?間隔7~10秒後再來兩個小浪?或剛好相反(各地及每天浪的運動並非一成不變),以便選擇較安全的浪況瞬間入水。


6. 應選擇漲滿潮至停潮時間潛水,乾潮底至停潮雖可潛水,但能見度較差也較無東西可看(非絕對),應選擇潮差小(水位落差)的水域下水,以防萬一起浪上岸困難。


7. 潮水每月(陰曆)初一及十五是大潮,流急潮差大較不鼓勵潛水,每月初八、二十三日為小潮適合潛水。目前工業社會因職業的關係,很多潛水人無法按規定來,一遇休假就往水裏鑽,管它大潮小潮或漲退潮,不過在此奉勸初學者還是按規定來較安全。


8. 勿在流區潛水(打魚者較會去的地方)縱使無法避免,也應選擇帶向岸邊的流,逆流潛出去再順流潛回來。


9. 到達潛場後,請先向當地潛水店或漁民,請教當地潛場水流、潮汐、浪的運動、地形地物、水中危險生物及妨礙物(漁網.炸魚),不熟悉的水域要請當地導潛陪潛。


10. 請勿在水面船隻進出繁忙的地方如航道下潛水,以防發生受傷、死亡意外事件。(暫以岸潛為主)


11. 要選擇交通便利(萬一發生意外可很快求救或送醫)、車輛進出水邊較近的的潛點,以免累壞自己。


12. 潛水員要接受正規潛水教育,訓練紮實不做超越自己能力的冒險潛水。


13. 出發前要先查問當地天氣海況以免白跑一趟。


14. 依計劃潛水,要結伴同行尤其初學者,請勿與打漁的老鳥結伴潛水,以防在水裏落單害怕不已。


15. 請勿錯估環境因素,自己的體能狀況,及應變能力,而高估自己的能力,導致意外事故的發生。這是不管菜鳥或老鳥,經常發生的致命錯誤,很多前例的發生,經過事後檢討分析,致命錯誤的發生都是在一念之間產生。



PS:有關圖表、暫無資料,容後補上!


 


如何發現溺水現象的竅門

作者:曾紹昌


身為救生員,尤其剛結訓的學員,總懷著滿腔服務熱忱,恨不得馬上去海邊、溪河邊一展所學──救人去也!然而當你執勤時,在成千上萬的戲水泳客中萬頭鑽動下,卻有不知從何著手警戒起,從那裏去發現溺者的困擾。看到經驗豐富的前輩,眼光一掃即能輕易發現那個泳客有危險,那個人已經溺水了,打從心底非常羨慕前輩的厲害,其實你大可不必羨慕別人,現在;你只要能按照以下所介紹的要領去做,你也可以跟前輩做得一樣好!



  1. 『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險的地方』拿來套在游泳的大環境裏,針對初學者或不會游泳的人,真是一針見血之見。
    通常發生溺水事件,很少在1.5公尺以上深度,且離岸10公尺外的地方出事 (乘坐浮具不含在內)。大都在水深及胸、頸或腰、膝部位遭遇不幸,為何會有這種現象發生呢?一來這種深度,泳者雙腳都能踩到底,自認安全穩當不會出事,而盡情戲水,忘卻對水底環境不熟悉,坑洞、裂縫、石頭到處有,稍一不留神陷入坑洞或踢到石頭跌倒,嗆水又一時緊張,身體失去平衡(初學者水中平衡感差,不易站立),手腳亂抓亂划,結果造成頭重腳輕身體僵直,雙腳踩不到底,喝水、嗆水更,而無法衝浮出水面換氣,溺水事件因此發生矣。其實在水深及胸、頸位置的溺水,溺者若能保持鎮定、閉氣,讓身體筆直下沉,不消兩秒雙腳必可踩到底,此時雙腳用力一蹬躍,頭部必能浮出水面吸氣,如此周而復始,就可順利脫困;萬勿低頭直挺雙腳,想在水中不著地的情況下,能躍出水面吸氣!因為你並沒有受過韻律呼吸的訓練,否則更易自保,輕易脫離險境。

  2. 很多初學者甚至會游泳的人,尤其是小孩和年輕人,因急於一探海底奧秘,未經練習或教練指導,即戴起面鏡、呼吸管、蛙鞋浮潛去也。此時警戒者應注意其浮潛動作,若手腳不時在動,且呼吸管每隔不久有噴出水來,或頭部抬出水面換氣則無問題,反之;若全身俯趴水中,手腳頭突然掙扎數下後,即全身不動持續20~30秒,此時應可判定浮潛者有嗆水昏迷現象。潛水者在浮出水面,二級頭換呼吸管後,浮潛回岸途中,偶而也會發生上述狀況, 警戒者萬勿以為他仍在那裏浮潛。
    初學者使用呼吸管,因不懂要領,不會用力噴出殘餘積水,而猛然大口吸氣焉有不嗆水之理?如果初學者真的不會使用呼吸管排水,乾脆勸他不要使用,改採抬頭張嘴吸氣,或教他含住呼吸管,以另一手去塞住水面的管口,以便排水時可將氣集中在咬嘴邊的排水口,順利一次排乾積水。
    另面鏡進水或掉一半,看不到景物,一時緊張鼻子猛然吸氣嗆水(自然反射並非故意用鼻子吸氣)也會造成溺水。
    不會游泳者溺水時,大家總有一錯誤印象(電視、電影中慣有溺水情節),以為溺者會大喊救命,或活蹦亂跳、水花四濺載浮載沉,雙手拍打水面、努力掙扎一番,如果有這種想法那就錯了,因為溺者一開始發生危險時,總以為自己有辦法克服危險,而不會主動喊救命或因緊張而不知喊叫,經過三、兩下(時間不會拖太久,只有幾秒鐘的功夫)動作不會很激烈的掙扎和調整姿勢,等發現自己無法應付時,已開始喝、嗆水,那還有時間喊救命?
    若遇到會游泳的人溺水,在他未下沉前,必會喊救命引人注意,一旦開始喊叫,也就是瞬間要下沉的時候,同樣無力掙扎兩三下即沉入水中。因此岸上警戒者必需特別注意,雙手在水面緩慢划動,而頭部浸入水中5~10秒,仍未浮出水面換氣的泳者,已可斷定必遭溺水。

  3. 潛水者遇難尚有意識的觀察,通常發生在水面的機率佔多數,發生在水中的情況只是佔少數,一旦水面遇難,溺者緊張又驚恐萬分,大都會將二級頭吐掉(因為覺得吸不到氣),張口喘氣、喊叫、咳嗽,也會將面鏡拔掉(因進水看不清楚又嗆水緊張),雙手亂揮亂抓,雙腳亂蹬想衝浮出水面,導致身體在水中載浮載沉。
    如果碰上遇難情況,救者施救前一定要衡量自己的實力,不要以為仗著全付重裝,浮力絕對夠支撐兩人,而冒然出手會吃大虧的,萬一接近法不當被抓抱,溺者垂死前的死命抓抱踩壓,將你的二級頭扯落吸不到氣,對方連裝備壓在你身上的重量,使你無法浮出水面吸氣,在水中被抱得緊緊的,兩人裝備(二級頭)又纏在一起解不開,救者若不夠鎮定脫困,是會造成雙淹溺的後果;再者重裝備在水面拖帶,是非常耗體力的,不像在泳池的演練輕鬆,如果又不瞭解當日浪況水流,借力使力是會吃足苦頭的。

  4. 溺者本身若會游泳或水性不佳,剛下水忘卻游泳安全規則,迫不及待想在友人,尤其是男性在女友面前,想炫耀高超泳技,必奮力衝刺游泳,等一陣激烈衝刺後已氣喘如牛,手腳稍微不聽使喚,這時泳者為求喘氣休息,必會停止游泳,在水中成立泳姿勢,並開始採較不費力的蛙式或仰式來游,游速也慢下來,此時在岸上的警戒者,就必須注意這位泳客的後續動作,因為接下來萬一換氣不順,嗆水又體力不濟,必有雙手奮力划動兩三下,身體頭部沒入水面下,但雙手仍會很有節奏、無力,卻姿勢柔美的划動數下,而不見泳者頭臉部浮出水面換氣,時間持續約5~15秒,這時已可斷定泳者有溺水現象。

  5. 要特別注意穿長褲下水的泳者,(一般年輕人最易犯的錯誤,不知其危險厲害關係)人著衣褲下水游泳後,因會吸水阻力大增,使人手錶不易靈活,而必需比平常更用力來游才能游得動,此時經過一番惡性循環,體力耗盡、氣喘如牛,手腳不聽使喚,身體越游越下沉,幾乎成立泳姿勢,就如同水鬼在拉腳拖你交替超生般,(一般人的印象和以訛傳訛)於是又造成溺水事件一樁。
    每期救生員班訓練過程,必有一節著長衣物褲游泳400~1000公尺的課程,目的就是讓學員體驗其過程,及如何求生自救救人,更借此加強體能訓練。

  6. 每日常在泳池晨泳、或泳技很好的人,初遇溪水、潭水,因不知其水溫通常比泳池低攝氏3~5度,會令人覺得非常冰冷,更甚者溪床或潭水較深,水深變暗藍色,令人心底發毛,幽閉恐懼症的心理跟著襲上心頭。縱使泳技高超,但心裏若恐慌、信心不足、無安全感時(因泳池再怎麼游都可踩到底覺得有安全感),即容易出現緊張、抽筋現象,尤其是歐巴桑、歐幾桑及膽小的女子、小孩,都應特別注意他們的臉部表情,驚恐發白、手腳突然急速拍抓三、四下,頭臉即沒入水中無法換氣的現象。

  7. 對於游泳時抽筋的觀察;人在游泳時會造成抽筋,不外暖身運動做得不夠,或長時間浸泡水中造成身體失溫(攝氏35度以下) 、手腳僵硬,另過度疲勞、飽食、饑餓也會有此現象。當發生抽筋時若未經自救訓練,很容易心情緊張、慌亂造成肌肉僵硬,演出溺水事件。一個游速正常的人遇上抽筋,泳速會停頓下來,而且不敢使抽筋的部位使力,因很痛苦而造成泳姿雜亂,身體下沉,若再換氣不順則必遭嗆水,身體能動的部份,例如頭、雙手必有向上擺動、不會喊叫救命的現象,此時警戒者應可判定此人有溺水跡象;若是會游泳的人會喊救命,但仍會很快下沉。
    擔任大型長泳比賽或橫渡如日月潭.....等的救生執勤人員,要注意防範大夥出發時的爭先恐後、拼命往前衝,參賽者很容易互相推擠;在水裏不是被人踢到身體,就是頭臉部被別人掃到一陣痛楚,很可能已臉色慘白無力再游;或出發時突然雙腳踩不到底,溪潭水冰冷又深不可測,心生恐懼也一樣無力再游。若有人反方向想游回岸邊或就地立泳不前,已可確定有問題,救生員應隨時盯著泳者準備救援以防不測。
    再者長泳途中因隊伍已拉長、泳者之間距離已拉開,大家已不會再相互碰撞,但是請注意落單的泳者,如果他游一下停一下不動,又不斷變換泳姿,已可確定此人有抽筋現象,應趨前詢問需幫助否?另抵達終點時,泳者將信物交給終點裁判後,應請他在淺岸水中停留坐著休息幾分鐘後,再讓他上岸,否則因長時間在水中失重狀態下,隨著水流搖來幌去,全身平衡感已失(俗稱暈船),若驟然離岸易站立不穩跌倒。尤其潛水者在經過水裏壓力的激烈變化後,如果馬上起身離岸(若浪大則另當別論),可想而知,全身笨重的裝備,再加上淺灘凹凸不平,是很容易跌倒,帶隊者要特別注意。

  8. 警戒者請多注意水面使用救生圈浮具的人,一般人總以為有浮具就安全,尤其是有救生圈。最不安全的首推救生圈,它不但妨礙游泳,萬一浪大或不小心,弄翻了,來一個頭下腳上倒掛在水裏,雙腳脫不開救生圈,若無人發現只有溺水一途,這種因著救生圈溺水的事看太多了,奉勸不會游泳的人或初學者,要使用手臂圈套在雙臂上,不但安全又不會顛倒溺水。
    事實上在海邊不管使用任何浮具,只要遇到浪大風也大的日子,奉勸大家不要再玩下去,立刻上岸走人,否則被風浪吹刮.海流帶走的機率大增。

  9. 眾多泳客戲水當中,警戒者要多注意上了年紀五、六十歲的老者,若是紅光滿面油得發亮(本身未擦油),身體壯碩肥胖的人,要特別注意,此種人可能因很少運動,一作起激烈的游泳,很可能會伴隨高血壓、腦溢血、心臟病的突然發作。另有一種骨瘦如柴、臉色蒼白、行動時有氣無力的人,或滿身酒藥味濃的,也要防止體力不繼肇事端。

  10. 岸上警戒者應多注意浮潛、游泳者臉部表情,遇險尤其是遇迴流浪捲時,泳者剛開始拼勁十足賣力地游,(潛水者亦同)此時若無問題,三兩下應可游得很遠,萬一仍在原地游半天,體力一耗盡,不但拼勁消失,動作也慢下來,臉部表情跟著滿臉驚恐、氣喘如牛,嘴巴張大、用力吐氣,連續不斷即可斷定此人遇險矣。
    潛水者如遇此狀況,不必驚慌也千萬不要bcd充氣在水面逗留,應即刻排光bcd的氣,速往水裏往反方向鑽離岸邊,至雙腳踩不到底的水深非浪區,重新找好安全出水的上岸地方,並觀察好浪的運動瞬間空隙安全上岸,以策安全。

  11. 岸上警戒者遇有人游進礁石區時,請儘早鳴笛示警,千萬勿等已游近礁石區(通常礁石區不但浪大且亂流多)才猛吹哨子示警,果真如此泳者一近礁石區,已感受浪捲迴流的力道甚強,心情緊張想極力游開危險礁石區,又逢你猛吹哨徒然製造緊張增加他的壓力,在游不動又無法脫困的情形下,焉會不出事?輕者刮傷手腳,重者頭部、身體撞擊礁石昏迷沉沒。此時岸上警戒者應安慰他並指導泳者脫困,要不然丟救生圈、魚雷浮標給泳者再拖向安全地帶。


在水中聽到類似高壓管爆裂的爆炸聲,震波強烈 全身難過

作者:曾紹昌


  1. 在水中聽到爆裂聲時,快速環視一週確定不是同伴高壓管爆裂,應可判斷是有人在附近炸魚。

  2. 全體立即打出浮標帶並按正常上升要領浮出水面,集中在一起增大在水中目標,按蜂鳴器,警告岸上有人在水裏潛水,以防繼續遭秧。

  3. 立即上岸與炸魚人理論或暗中報警處理。請勿當場與在地人或漁民起衝突打架。

  4. 十年前在墾丁紅柴水中曾被連丟三顆炸彈,至今餘悸猶存。

  5. 八十八年九月在綠島雞仔礁30公尺處,撿到已進水六大包硝酸甘油脂(即炸藥),因天色較暗以為是毒藥之類的東西深怕會大量毒死魚類,才去撿上岸,幸好不是土製炸彈,萬一爆炸後果真不堪設想奉勸各位在水裏勿亂撿東西(該物最後送東管處處理) 。

  6. 潛水時遇到被丟土製炸彈的機率實在是很小,尤其政府抓得緊、百姓及潛水人環保意識高漲的今天,更不容不肖份子囂張。某年清晨在墾丁外海行船,曾親眼目賭保七躲在遠處,以高倍攝影機全都錄,當天傍晚回宿舍就聽到住半山腰的某戶漁民炸魚被保七逮去關了。

  7. 雖然硝化甘油棒泡過水並無立即爆炸危險,但奉勸各位潛水時,請勿亂撿東西,以防發生意外。


在水中,如何節省用氣呢?! ─ 潛水時20種節省空氣的方法

作者:曾紹昌

潛水時20種節省空氣的方法



  1. 改變你的呼吸頻率----不同於陸地上的自然呼吸(約吸2秒吐2秒),需改為腹式呼吸,並減少呼吸(次數)頻率(即吸10~30秒,吐10~30秒).在陸上要多作練習到成自然反射動作,若想在水中臨時練習會得不償失,只會使呼吸頻率錯亂,氣喘如牛,弄巧成拙.

  2. 保持深吸慢吐的水中漫遊----採10~30秒深吸強迫橫膈膜下降,使氧氣能深入深層組織達成氣體的有效循環交換,切勿使用胸式呼吸(無法延長吸氣時間,受胸骨壓迫肺內無法留存大量空氣),慢吐10~30秒保持細水長流式吐氣,深吸慢吐時切記不可憋氣,強忍,一切以舒服為原則

  3. 在水中雙手勿亂動助划----易浪費體力和空氣

  4. 在水中隨時保持中性浮力----避免虛耗體力和空氣

  5. 勿作垂直鋸齒狀的水中漫遊,儘量留在同一水層中----可節省空氣和體力

  6. 調整你的調解器呼吸阻抗---分一,二級頭壓力及出氣量的控制,以不漏氣為原則,(一級頭中壓約8~10BAR用力吸吐氣,以不超過1個BAR的指針擺動,表示出氣量穩定)

  7. 儘量節省氣瓶內空氣的使用----水面游動時儘量使用呼吸管呼吸

  8. 停止氣瓶內空氣無謂的浪費---例如頻繁非必要的BCD充排氣.,不斷的面鏡排水,耳壓平衡,器材漏氣

  9. 減少水中的運動量,不要逞強競速比快,或逆流潛水

  10. 儘量停留在溫暖水域----勿在溫度落差大的水域上下穿梭漫遊,易流失體溫耗氣量也會加大

  11. 養成運動習慣維持強健體魄,戒除煙酒---一個體能差的潛水員,稍微動一下就氣喘如牛,耗氣量當然大,煙酒更是影響肺活量的最大原兇.

  12. 加強訓練和累積經驗----接受正統潛水教育, 加強訓練多吸收前輩經驗,摸仿前輩的動作,虛心求教,多潛水多檢討改進缺失

  13. 有效率的使用你的蛙鞋----不同於游泳淺而快節奏的踢法,要保持上下幅度大,有氣無力緩慢踢動的 方式,勿作效率差的踩腳踏車式踢法

  14. 漫遊時身體及裝備要保持流線型----使呈頭低腳稍高的前進踢法,減少身體在水中前進速度的阻力

  15. 空氣存量不足支撐回岸時,可儘量停留較淺水層,以節省空氣的消耗量

  16. 配重要適當,勿過重或過輕-----鉛塊要配合自己的體型及BCD的特性,佩在腰部兩側,.肚前或後腰部,抑平均分配腰部

  17. 裝備尤其是BCD要合身,使用順暢---避免不合身的歪斜晃動,浪費空氣及體力去維持平衡

  18. 要全身澈底放輕鬆,不可緊張僵硬----才不會平白增加體內組織的耗氧量,如果在水中持續緊張僵硬,則影響你耗氣量兇的機率,絕對超過80%以上.而且潛水後更容易疲勞,隔天更會全身酸痛,渾身不舒服.

  19. 保持愉悅輕鬆漫遊的休閒心情---(靜如處子,動如脫兔)要心存類似瑜珈的冥想,幻想自己如水中魚兒般悠遊自在,勿強迫自己刻意節省空氣,以免弄巧成拙

  20. 感冒或身體不適也會影響耗氣量.(不要違背潛水安全守則,硬要潛水)


在下潛時耳壓無法平衡

作者:曾紹昌

處 理 對 策 建 議


1. 在水面要學生重作一次耳壓平衡,確定閉嘴捏鼻鼓氣動作正確。


2. 下潛時注意學生做耳壓平衡時,口鼻之一是否有冒出氣泡?這是初學者最易犯的毛病,嘴鼻應緊閉不可漏氣,也是教練最易忽略觀察的地方。


3. 下潛時注意學生是否持續在做耳壓平衡,如無要比手勢隨時提醒他。


4. 使用下潛引導繩若仍不能克服則請助教帶回岸上。


5. 無下潛引導繩可用時,可採岸邊由淺而深的入水方式,慢慢增加深度,並找風景美麗魚多地點下潛,讓學生因欣賞美景而忘了害怕。


6. 學生耳壓一直無法平衡時,教練不可心急,硬拉學生下潛,以防耳膜破裂。


7. 有一種學生,每次作耳壓平衡都非常賣力,用力鼓氣鼻子捏得都快出油了,耳壓照樣做不起來,上岸後才知面鏡裏有痰和血絲,緊張悉悉告訴教練我流血了,其實也不必太緊張,那是因為你對第1條的動作要領還未完全明白,捏鼻鼓氣太過用力不當,導致鼻腔壁微血管破裂流出微量的血的緣故,通常上岸後即不再流血,如繼續流血可身體前傾以指壓住患部5~10分鐘就可止血,如無效(機會很少)則應立即送醫治療。


8. 初學者除非本身有不自知的耳疾存在,或生病如感冒、鼻竇炎、鼻息肉瘤....等才會影響你的耳壓平衡,通常教練一定會要求你去作健康檢查,由潛科醫生鑑定是否適合潛水。像如此周全的安全預防措施,你還認為潛水不安全嗎?



上下岸的技巧(二)上岸方式(出水)

作者:曾紹昌教練

A. 遇礁岸凹凸不平,到水深及膝腰處,且離岸尚有一段距離的長淺灘,若要直接起身站立走回岸邊,在白花花的浪湧泡沫下視線不良,及平衡神經尚未回復正常情況下,是很容易跌倒受傷的,尤其浪大時更不行,應即刻以手腳並用抓蹬礁石,利用進三退二法前進回岸,BCD不要充氣,雙手在前以利浪襲保護頭部,避免撞暈或受傷,如龍洞分校漁港邊/綠島南寮/三芝白沙灣旁休閒俱樂部前潛點皆適用.


B. 出水點岸邊,呈緩升坡地形,且浪大上岸困難時BCD氣洩光,應在靠近水深及胸腰或雙腳可站立的深度,迅速(在3~7秒內)脫下蛙鞋(也可互相幫潛伴脫)套在雙肘內(或掛在BCD扣環上),以雙手蛙式划水(有穩固身體平衡作用),利用浪的推送順著波浪借力使力,身體前傾彎腰屈腿前弓後箭半蹲方式穩步走回岸上,站立的時機係在浪的高峰期並不是浪捲回海的低潮期(初學者最易犯的錯誤...試想身上背著30~40公斤的裝備,再加上退潮底的迴捲拉力,除非有超人體力,否則以當場四處翻滾碰撞失敗收場居多)您將會發現此法不但實用省力又較安全,否則穿著蛙鞋未脫想上岸,必定會被大浪推送的四處翻滾碰撞,裝備容易損壞遺失,人也因此遭到刮碰傷的命運,如澳底漁港/和平島浪區/金沙灣延伸海溝潛點皆適用.還有出水時大家勿擠在一堆,以防氣瓶碰撞潛伴或整個身體壓在同伴身上"雙雙受傷".


C. 出水點岸邊呈階梯狀地形,又有海溝直接到達岸邊,(最理想上下岸的地點)而腹地不夠寬闊,又有強急水流迴捲時,人一到岸邊水深及胸肩處,可先脫一隻蛙鞋利用浪拍打間隙起身站立,萬一站立不成被海流迴捲入海時,尚有另一隻蛙鞋可以踢回岸邊,再重新站立,迅速脫除蛙鞋(在3~5秒內)上岸,如和平島海溝潛點/鼻頭角公園/和美/金沙灣/大武崙澳漁港邊/野柳核一電廠低堤邊等潛點皆適用.這是我上岸最常用的上岸方式之一.


D. 若逢退潮水流急浪又大,在無法站立的長淺灘,BCD立刻排氣沉入水中,雙手在前抓爬礁石並保護頭部潛回岸,將是一趟愉快又省力的潛水之旅,否則很容易體力/空氣耗盡,又不見得能安全回岸,如八斗子垃圾場潛點/鼻頭漁港外側防波堤都適用.


E. 潛航結束,靠近岸邊尚未浮出水面,在水中若感覺水流甚強,身體被浪上下左右帶動漂移得很激烈,眼前又是白花花的泡沫,令人分不清東南西北時,已可肯定您身陷浪大礁石區,此刻要做的第一件事是,要鎮定BCD氣洩光,雙手在前保護頭部,抓住礁石手腳並用,往反方向逆游出去,至腳踩不到底無浪花的深水區,再浮出水面觀察上岸地點或向岸上呼救,千萬不要心存想要上升水面查看人在何處,以免當空中飛人撞得鼻青臉腫滿頭苞而發生意外.如鼻頭角西側停車場販賣部左邊礁岸/八斗子垃圾場航道附近/龍洞分校前九孔池/龍洞佛祖嶺前九孔池等潛點屬之.


F. 萬一您已被浪大海流沖偏離航道甚遠,而本身氣瓶的空氣又不足以支撐您下潛回原點時,先浮出水面,就近觀察一處對您上岸傷害最少的岸邊,並計算一下大小浪的間隔時間,對正好指北針角度後,再度下潛往岸邊潛,快到岸邊5~10公尺深不及底的地方浮出水面,將所有裝備收兩肘彎內,雙手保護頭部,利用連續的大浪死命地往岸上衝,一旦雙手抓到岸邊礁石,您要連滾帶爬或跪著爬上岸都可以,重要關鍵就是不能有被浪沖回大海的機會,才能保住一命***緊要關頭為了保命~~鉛帶甚至裝備都可拋~~以減輕上岸的重量***會做這個動作,是因浪實在太大又向岸上求援無門的情況下,逼不得已的做法,通常會發生在潮水轉換及夜潛時,如八斗子垃圾場突出海堤左邊對面的岸邊/綠島馬蹄橋下礁岩區~~休閒潛水者請勿搞到丟盔棄甲地步,畢竟還是生命要緊~~


G. 出水上岸,萬一蛙鞋未脫除成功,又被浪打上岸邊翻滾時,不可四腳朝天,應屈膝採跪姿側身對浪,利用浪的間隙,俟機前弓後箭半蹲站立抓穩岸邊礁石後,再脫蛙鞋或乾脆跪著四肢著地爬上岸,如綠島柴口長淺灘潛點起浪時/和平島潛點等.....***在您未完全離開水邊時,面鏡二級頭絕不可脫除,以防人又被浪打翻來不及應變發生危險***蛙鞋已脫除,但人也被迴捲浪再帶入海中時,不必浪費體力掙扎,只要靜伏水面,等大浪從後推送,再以蛙式游回岸邊站立上岸即可.


H. 在浪區,不管出入水穿脫蛙鞋的時間越短越好(在5~7秒內完成),以免時間耗太久隨時有被大浪沖走刮碰傷的機會,初學者為了怕蛙鞋掉落,常扣得很緊用雙手想脫蛙鞋非常困難,這是很不好的習慣, 腳容易抽筋磨破皮,浪區脫蛙鞋時間太長,對本身也是一種傷害,因此穿蛙鞋的鬆緊程度,以單手一壓快卸扣,或單手鞋跟一拉立即可脫掉才是上策!切記!!切記!!!


I. 船潛上船方式若船高一公尺以上有樓梯可爬時人一到船邊


1. 單手腋下扣住樓梯(請勿用抓的以防滑脫手腕脫臼受傷,仍有雙手可用)單腿膝部側跪樓梯(勿正跪人會受不了且易受傷)先脫蛙鞋交船上助手或套自己肘彎,抑掛BCD上再上船(較吃力).


2. 也可先卸鉛帶/蛙鞋再上船(在船身晃動下鉛帶易因未拿穩掉落)


3. 更可在水面脫除裝備,交給船上助手後再上船(最輕鬆女生使用率高,先決條件必需浪小或無流無浪.) 脫除裝備時,應先脫鉛帶,以防所有浮力裝備都脫除,無足夠浮力支撐身體重量,手又沒抓穩滑落水底作溺死鬼.


4. 乘坐橡皮艇也必須先脫除裝備,再以雙腿剪刀式用力夾水,雙手撐船邊藉衝力上船再脫蛙鞋.


5. 上船最怕遇到浪大,如綠島滾水鼻鯊魚點/北部北方三島,浪高一公尺以上,要上船需要真功夫手腳也要夠快,否則有罪受,不是傷到手肘肩胛,就是裝備掉落尤其是蛙鞋.


6. 專業潛水船船尾,都有離水面不超過30公分的潛水平台,上下船就比較輕鬆,但遇浪大要上船也不好受.


7. 有人在爬樓梯上船時,底下的人應閃一邊,以防未抓穩跌落砸到人,初學者在遇到有流有浪的情況下,大都會爭先恐後擠在樓梯邊甚為危險.應抓住船頭丟下繩子來防止流走.


8. 浮出水面應防剛好在船尾引擎排氣口附近下風處以防吸入一氧化碳中毒輕者頭痛欲裂甚至嘔吐嚴重者會無法繼續再潛.


9. 船潛,大都是從水底直接上升水面,5公尺3分鐘安全停留的習慣要養成,以防得空氣栓塞症.


10. 船在海中行進中,要煞車仍會滑行一段距離才能停止,所以當船要靠近,接你上船時,如發現船頭正直衝你而來,應先游開以防萬一被撞上發生意外.


11. 如發現船車葉仍在動,請勿靠近或上升,以免被車葉傷到.


12. 浮出水面後留在原地鳴高音氣笛,通知船家來接人,除非身陷流區船怕觸礁無法靠近,不得已必須先游出來,而不是潛水者追著船跑(會累死人的),除非遇到菜鳥級船長經驗不足,沒有聽到你的召喚.



上下岸的技巧(一)入水方式

作者:曾紹昌教練

A. 若潮水落差在一公尺內,可採跨步/背滾/直立式入水,若超過一公尺以上高度跨步式較不適,很 容易因雙腿夾水時機太遲,陰部受到水面衝擊,導致下腹及陰部淤血烏紫疼痛難忍,最保險方式~~採高架直立式,雙腿交叉夾緊入水法~~船潛若超過一公尺以上高度,較不適用背滾式,入水時容易因後腦撞擊水面,會短暫暈眩令人不舒服.(入水前BCD要先充氣至正浮力狀態)


B. 若潮水落差在30公分內,人可坐在岸邊或礁石,穿戴好所有裝備及蛙鞋,BCD充氣至正浮力狀態,俟最後一個大浪的高峰,平伏蹬腿入水,迅速游離浪區,至雙腳踩不到底,無浪花的水中,BCD再充氣靜立漂浮,等候同伴會合,此法入水前,要注意水底有無障礙物~~以策安全~~此姿勢平時使用率極高,如番仔澳外突峽/和平島...等潛點.另也可側身雙手扶地轉身成背對海入水.


C. 在水邊先穿好蛙鞋, BCD充氣至正浮力狀態,以兩人雙手互相搭肩支撐扶持,側身對浪蟹行步入水中,至齊腰腿處,迅速平伏水中游向大海,另一法則可個人彎腰前傾,前弓後劍重心放低, 側身對浪,步行至水深及腰腿處再穿蛙鞋,此式適用長淺灘/沙岸地形,如龍洞分校小漁港邊/大武崙澳潛點


D. 船潛時,因甲板空間狹窄,雙腳穿上蛙鞋,在船身又會晃的情況下,移動困難易重心不穩跌倒受傷,因此有兩種變通入水方式,一為穿好裝備,蛙鞋拿在手上,直接直立式入水後,在水面穿蛙鞋.另一法,則為將組裝好裝備,BCD充氣放入水中,蛙鞋在船上穿好,再跨步入水,做水面著裝動作,做此法先決條件~~~必需在無流或流極緩情況下才可使用.


E. 風平浪靜無流烈日當空,岸潛時若潮差超過一公尺以上,可將組裝好裝備BCD充氣,放入水中直接做水面著裝動作,此法係避免因荷著重裝,在重力加速度下躍入水中姿勢錯誤受傷.


F. 遇凹凸不平的長淺灘或亂石堆地形,背著重裝想不跌倒步入水中,真是困難至極,因此一旦彎腰前傾微半蹲,步入水深及膝處時,蛙鞋掛在手肘內,身體平伏水中,以雙手抓爬礁石方式,前進至水深不及底時才穿上蛙鞋,不但輕鬆又非常省力,此法在有浪又有海流的情況下甚為實用,但此時蛙鞋必需先穿上,BCD不可充氣(成負浮力),以免被浪打上岸.如野柳涼亭前水域/和平島浪區/綠島南寮港涼亭/柴口/大白沙....等潛點


G. 遇浪迴捲海流, 甚至大浪的情況下,若選在亂石區入水是非常危險的方式,應選進出較無障礙物,入水點有大礁石或堤防屏障的地方,可躲在礁石後先穿好蛙鞋,並算好最後一個大浪的高峰, BCD不可充氣(成負浮力),以免被浪打上岸,再迅速抓爬蹬礁石,游離浪區.如龍洞分校前九孔池潛點


H. 初學之人,入水出水一律口咬調節器呼吸,以防嗆水緊張發生意外,俟技巧熟練,已能適應浪區進出後,才可以口含呼吸管方式上下岸,身為教練/助教,對此點的要求一定要做到,否則帶學生一旦發生意外,心裏會內疚一輩子甚至吃上官司!!因有部份學生的水性不是很好,有的甚至不會游泳又非常怕水,遇事容易緊張,發生意外的機率自然高很多,不可不防!!!


I. 入水浮潛出去,應每踢蛙鞋5~6下,即抬頭看一下,或看著指北針的前進方向是否偏歪了?初學者入水,只顧踢動蛙鞋,很少會抬頭看前進方向對否,所以會偏離航道居多易生危險,入水前應再三叮嚀一次,在浪區最好有助教警戒,以防萬一.


J. 要入水前,應牢記入水點/備用入水點地形,及顯著目標物,和指北針角度以利回航上岸.


K. 岸潛要入水前,應先觀察海浪推送頻率1~3分鐘,確定幾個大浪後,間隔幾秒鐘時間,會有小浪出現,利用最後一個大浪高峰迅速入水,各地海浪推送頻率不一,應選時間間隔最長的小浪入水,而且平常在水中,要常練習穿脫蛙鞋,必需在5~7秒內完成,以免動作太慢被浪捲推送上岸受傷.


L. 在浪區入水,應選有海溝的入水點,BCD不可充氣(成負浮力),直接潛入水底,在海溝內,可利用抓/爬/蹬/撐壁方式前進,游到安全地點與潛伴會合.如台北金沙灣/和平島/墾丁潭子灣漁港前/核三場出水口水域,有海溝的潛點.


M. 不管採取跨步式/背滾式/高架直立式入水,最重要的,是必須選深度至少超過兩公尺以上,且底下無障礙物的地方,以免因深度過淺導致身體受傷.另要入水時,應先查看潛伴是否已游開入水點,確定安全無誤後才可入水,以免雙方因撞擊受傷.


N. 在浪區入水時,要特別緊記在心~~千萬不要浪來了,立刻起身迎浪~~~以免遭大浪推送上岸受傷,不管浪怎麼颳,BCD要排氣至成負浮力狀態,雙腳前弓後箭全身重心在前放低姿勢,立刻低頭鑽入浪腳底部,靜待浪之間的間隔時間再繼續前進.如果浪的衝力太大時,尚需輔以雙手抓住雙腳撐住礁石以穩住身體.


O. 入水時,所有調節器管線錶組,應儘量吊掛在胸前三角地帶,以免在上下岸時勾到礁石損壞,及阻礙您入上下岸,尤其是在船上做背滾式入水,更要確實做到,以免被吊在不上不下的半空中.


2008年12月10日 星期三

加減參考不會錯~

需要租裝備、加潛看這邊














































項目



單位



金額



項目



單位



金額



氣瓶





250



輕裝



套/天



400



導潛(岸潛)



支/人



400



重裝



套/天



700



配重帶



條/天



50



會員重裝(亞潮)



套/天



500



住宿加夜



夜/人



600



輕重裝全套



套/天



1,000



參考資料



  • 陽光潛水 http://www.sunbeam.com.tw/
    恆春聯絡處:屏東縣恆春鎮大光路 138 之 8號
    恆春往墾丁-->屏153右轉(天鵝湖對面,龍璟/7-11中間)-->到底左轉往貓鼻頭-->前行遇"歡迎光臨 大光社區"石碑岔路走右邊-->直行往貓鼻頭方向(右手經過黑皮家族)-->往上水泉*減速 注意右側*-->過水泉社區石碑100m-->黃色立燈右轉進去 紅屋頂就到了啦

  • 騏艦海域休閒 http://www.bluebay.com.tw/

  • bossa nova巴沙諾瓦咖啡餐廳(08-8897137)屏東縣恆春鎮南灣路100號
    WGS 84 座標 N21° 57' 35.4" E120° 45' 54.4" TED 67 座標N21° 57' 41.9" E120° 45' 25.1"

  • HOT墾丁旅遊網 http://www.hotkt.com/

  • 悠遊墾丁 http://uukt.idv.tw/


裝備檢查表


  • 現金酌量(個人消費)

  • 身分證件(身分證、駕照、健保卡、潛水執照,潛水日誌)

  • 輕裝(面鏡、呼吸管、蛙鞋、手套、套鞋、防寒衣、背心、頭套)

  • 重裝(電腦錶、BC、調節器及三用表組)

  • 選配
     潛水手電筒、電池
     蜂鳴器、寫字板、浮力錨、流勾
     裝備袋、網袋、乾衣袋、風衣
     備用面鏡、蛙鞋帶、中壓管、高壓管
     相機、電池、記憶卡、矽油
     水溫及水面風大 稍涼,注意保暖

  • 個人用品(盥洗用品、換洗衣物、禦寒衣物、外套 (日夜溫差大)、拖鞋、短袖衣服、短褲、泳衣、浴巾)

  • 防曬用品(防曬油、帽子、太陽眼鏡)

  • 個人常用藥品(避暈藥、胃藥、維他命、私人備用藥...)

  • 備品(筆、備用眼鏡、家/車用鑰匙、大哥大(電池)、玩具、照相機...)

  • 愉快的心XD


出去潛水還有一些該注意的事情

旅遊注意事項



  • 請務必攜帶身份證及健保卡!還有...潛水執照、日誌!

  • 請將您的行程、住宿飯店的電話等資料留給家人,以備必要時聯絡。

  • 火車/飛機上室溫較低,請備妥足夠禦寒衣物。

  • 攜帶全套潛水裝備及潛水網袋。

  • 可準備一個乾衣袋(塑膠袋),船潛時就不會弄濕衣物、毛巾。

  • 攜帶防曬保養品、帽子、風衣、自備慣用藥品或外用藥膏,若有近視,可多備一付眼鏡...等。

  • 餐食多為簡易餐盒或合菜;住宿為2-4人房。若有特殊需求請事先提出。


潛水注意事項



  • 從事潛水活動必須領有合格潛水證照(國際潛水證照初級以上資格)。

  • 本次潛水活動安排三次岸潛、一次船潛(二支氣瓶),共計畫潛水五支氣瓶。每日安排潛水行程需視當地天候狀況而定。

  • 潛水活動不必全程參加,請依個人之體能、精神狀況酌情參加;不想下水就不要下水,想休息就應該休息!如潛水未達到行程安排次數者不另外退費。

  • 潛水活動之安排以上列行程表為原則。潛點選擇由導潛視當時海況決定。必要時得考慮天候、風浪、團隊狀況作適當調整。

  • 進行潛水活動時,採潛伴制進行,二~三人一組相互照應。

  • 活動中若潛水員未能達成一般標準之技巧要求,如:耳壓平衡、浮力控制技巧、供氣資源管理能力、與潛伴和團隊之配合...等,則潛導得強制不得參加部分潛水活動。

  • 本次活動屬連續多次多日之潛水活動,請準備潛水電腦錶並確實遵從電腦錶的指示進行免減壓潛水。

  • 夜潛活動,需進階以上或具夜潛專長方可參加。夜潛請自備潛水手電筒!

  • 禁帶漁獵器材,亦禁止攜帶任何生物上岸,違者不得再參加後續之潛水活動。

  • 本海域任何海洋生物禁止採捕或觸摸,並請與其保持一定的安全距離。

  • 海洋生物資源是構成海洋生態系中極為重要的一環,期使這些美麗的珊瑚礁及海底資源能永續長存需要大家共同來維護及保護它。


潛水員共同遵循守則


  1. 活動中,搬運氣瓶、裝備、配重等重物時,請發揮團隊精神,勿袖手旁觀。

  2. 潛伴間,落實潛水前安全檢查,永遠保持 " 目光接觸 ",相互提醒潛水時間、深度、殘壓,緊急狀況共同處理。

  3. 出入水
    a) 入水:潛導引導各組組頭管理水面集結完成手勢溝通同時下潛。
    下潛時,隨時注意潛伴、組頭、參考繩;耳壓不易平衡者,請先告知組頭與導潛。
    b) 出水:潛導引導各組組頭管理水中三~五米集結視情況做安全停留完成手勢溝通同時浮出
    上升時注意速度不要超過 9M/分,隨時注意頭頂上方、深度計、潛伴&組頭&導潛的位置

  4. 潛水時,不可超越導潛,亦不可脫隊,隨時注意導潛、組頭、潛伴的動向。

  5. 隨時留意殘壓、深度、呼吸控制與中性浮力。殘壓:岸潛120bar、船潛80bar 通知組頭與潛導。

  6. 氮殘控制:跟著您的電腦錶,無電腦錶者跟著潛導,不能比潛導深,不能比潛導久,不在水中上上下下。

  7. 聲響訊號: 一響:注意,請抬頭張望  二響:集合  三:出水面

  8. 走失程序: 順原行進方向尋找 或 原地停留 三分鐘仍無法歸隊視狀況選擇最佳程序出水面


船潛特別注意事項


  • 船上備有簡易廁所,茶水、點心、毛巾可以使用

  • 水溫及水面風大 稍涼,注意保暖



  1. 入水:冬季受落山風影響,船隻漂流速度快,先著裝備便,駛抵潛點後,依序迅速入水。
    入水方式、位置、程序、水面集結,請依照導潛的指示行動 ( 潛水前簡報時分配安排 )

  2. 出水:上升出水時,注意潛伴、船隻、車葉的動向,不要只顧著看電腦錶;出水後B.C.充氣保持正浮力出水後抓住水流繩,依序登船;先握扶梯、再卸配重、後脫蛙鞋;有人爬梯登船時,勿待在登船者正後方。
    登船後盡速離開梯口,空出位置;先登船者請伸手協助;登船後收妥個人裝備勿四處散置,空出走道。

  3. 船潛遇流或放流潛水時,人員務必集中,切勿脫隊或任意逗留,隨時注意潛伴、組頭、隊伍的位置與動向。

  4. 潛水結束時,潛導人員會打出浮力錨,務必維持五米深度跟隨在旁以完成安全停留;中性浮力控制不佳或精神、體力不佳之潛水員,請抓住浮力錨繩索協助維持深度。

  5. 船舶靠碼頭或兩船靠近、併船時,勿將手握置於船舷、欄杆、纜樁或纜繩上,避免夾手。


20081220國境之南二天二夜潛水之旅活動簡介

活動時間:2008年12月20日(六) ~ 09月21日(日)
活動地點:墾丁
集合時間:2008年12月20日(六) 上午08:00
集合地點:陽光潛水 墾丁站
活動領隊:傅貞皓 0963-387927


電子郵件:howard.fu@msa.hinet.net
MSN:godmanhoward@hotmail.com


活動人數:計畫人數6人,最多10人,額滿即不再接受報名。



活動行程計畫


活動以墾丁為起訖點,自各地往返墾丁之交通由個人自行安排。
第0天12.19(Fri) 台北出發晚上抵達墾丁先行入住休息
住宿:陽光潛水 墾丁站


第一天12.20(Sat) 上午岸潛2支下午岸潛1支晚餐自由活動
餐食:早:外賣輕食 / 午:簡易盒餐 / 晚:餐廳合菜
住宿:陽光潛水 墾丁站


第二天12.21(Sun) 上午船潛2支中餐下午北返
餐食:早:外賣輕食 / 午:簡易盒餐 / 晚:X
住宿:溫暖的家




報名方式:報名表下載pdf檔   Word檔


1. 報名截止時間:2008年12月15日(週一) 22:00;額滿將提前截止。
2. 即日起,以電子郵件回覆報名表、繳交訂金3,000元,並以電話確認
3. 完成以上作業者為「確定」參加;其餘則視同放棄。
4. 想參加但無法全程參與活動者,請先聯絡領隊討論您的行程規劃。


活動費用預計:NT$ 5,200元。


費用包含:餐食(早餐2餐+午餐2餐+晚餐1餐)、住宿2晚(2~4人房)、潛水行程安排3次岸潛、2次船潛,專業潛水船(1趟船潛)、導潛、氣瓶、二佰萬旅遊平安險。
費用不含:往返墾丁交通、潛水裝備、個人消費(零食、紀念品…)、自費行程。



參加團員資格


1. 合格潛水員
2. 活動日前半年內,曾經參與至少三次亞潮俱樂部的潛水活動。
3. 請持潛水日誌及相關證明文件。
4. 參加夜潛活動,需具備進階等級或夜潛專長資格。並請自備潛水手電筒!
5. 建議使用電腦錶執行潛水計畫


墾丁往返交通建議



最經濟:開車共乘,車程約5.5~7hrs。
最方便:12/19晚上23:50至承德路搭乘《空軍一號》南下;12/21下午14:00搭乘《空軍一號》北上。單程NT$ 900;來回NT$ 1,700。車程約6~6.5hrs。
最便捷:搭《高鐵》至【左營站】轉搭《聯營客運》或《遊覽車》。單程約1385+3~500=NT$ 1,900。車程約4~5hrs。